”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然而,预计到2030年,将有400万辆电动车电池寿终正寝。这些锂离子电池含有宝贵原材料,其回收对经济和环保均至关重要。
目前,电池拆解过程既复杂又成本高昂,常需人工操作。面对这一挑战,利勃海尔在德国联邦资助的“ZIRKEL”项目合作下,正在开发自动化电池拆解技术,以推动电池循环利用的整个经济链条。”
当新能源车辆锂电池的总容量衰减到原始容量的70%-80%时,它们则需被报废。大多数被淘汰的电池会被回收,其原材料用于生产新电池。根据电池状况,少部分旧电池可重新用于电动车(再制造)或作为固定式储能设备使用。
根据新颁布的欧盟电池条例,所有电池最终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回收率,并在新电池生产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材料。这要求相关行业找到最有效的回收方案,以应对未来电池回收量的增长。目标是在整个生产链实现可持续且碳中和的电池制造,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和对关键原材料的依赖。
高压电池系统的生命周期、二次应用、再制造和回收
通过自动化实现高回收率
由于电池类型多样且更新迭代频繁,目前的拆解和再制造过程大多仍依赖人工完成。利勃海尔自动化系统工程师Jan Pollmann指出:“电池回收过程无法实现批量化。”为应对不断增长的回收量并提高回收效率,推进过程自动化已迫在眉睫。
此外,自动化拆解还能保护工人健康安全,避免他们接触高电压和危险品,降低火灾等风险。
自动化拆解面临的挑战
除了种类繁多的电池外,自动拆解过程还面临一些其他挑战:废旧电池可能存在腐蚀、变形或损坏等情况。视觉系统有时很难识别被污染的组件。密封剂、粘合剂或热熔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浓度和特性发生改变,可能很难清除。
高电压或危险品等风险也不容小觑。最后,电缆或冷却软管等柔性部件的拆解也很难实现自动化。利勃海尔自动化系统产品经理Viktor Bayrhof解释说:“原则上拆解只是逆向的装配,但它要复杂许多倍。”
利勃海尔创新自研电池组自动拆解全流程
为了能有效解决报废锂电池拆解之困局,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 (BMBF) 资助的“ZIRKEL”研究项目聚集了一支跨学科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共同致力于研究电池的整个循环经济。利勃海尔在该项目框架内开发出自动拆解电池组的策略和过程。
目的在于,通过机械拆解和分拣组件尽可能提高原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程度。我们的做法是:在早期阶段就去除有价值的部件或含有有害物质的部件,这样的话,对所谓的“黑块”(即电池被粉碎后留下的原材料混合物)进行火法和湿法冶金处理的工作量就减少了,这种处理工作是成本密集且能源密集的。
自动拆解系统已正式试点运行
利勃海尔的首个试点系统已经在沃尔夫斯堡的Open Hybrid LabFactory研究园区内安装。
部分自动化原型加工站的3D布局
利勃海尔将在现场继续支持该项目,并着手开展进一步的系列测试。测试结果将被纳入计划中的电池可回收产品设计的行业准则。
当效率至上成为物流运输领域的主旋律,卡友们对车辆性能的期待早已突破上限——更低油耗、更高可靠、更强适应,每一项都在考验产品的硬实力。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8月7日至1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面对此次国际性体育竞赛盛会 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领军者 潍柴以可靠、专业、高。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正式公示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徐工以3项首台(套)装备12项两新技术产品的亮眼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创。
随着全球能源装备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对柴油发电机组性能测试的透明度和现场参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家人们!前方高能!猜猜看是谁家的小钢炮又双叒组团奔赴高端市场作业一线啦?没错,就是咱徐工!数十台XC908HST静液压小装整装待发为欧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