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卡二代”的故事
他叫霁坤
卡特彼勒无锡研发中心的一名硬件工程师
儿时的梦想、母亲的熏陶、
有关卡特彼勒的初体验
让他的血液里早已融入了“卡特黄”
2年工龄,20年 “卡龄”
霁坤之于卡特彼勒,是员工,是传承
卡特彼勒之于霁坤,是热爱,是未来
一起来感受霁坤与卡特彼勒的双向奔赴!
霁坤来自于一个工程机械之家,自幼便与卡特彼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出生在工程机械之都——徐州,母亲是卡特彼勒的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孩童时期,装载机、推土机模型是霁坤最好的玩伴,他对工程机械的热爱也由此萌发。
小学二年级时,霁坤参加了妈妈公司的家庭日活动。在活动中,一位 “长得像肯德基上校”的爷爷带着孩子们参观办公室,给他们讲解卡特彼勒的历史,从这位爷爷幽默的讲解中,霁坤知道了Caterpillar得名于“毛毛虫”。后来妈妈告诉霁坤,这位爷爷就是工厂的总经理。
正是这次活动,让霁坤对卡特彼勒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妈妈公司同事的亲切友善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之后的家庭日上,霁坤还与最爱的卡特彼勒设备拍了很多合照,他带到学校,向老师和同学们“炫耀”好久。霁坤对工程机械的热爱与日俱增,还开始了逛展之旅,通过参观工程机械展,他一年了解一个机型,从设备的构成、工作原理,到性能表现,兴趣加持,逐步研究,日积月累,霁坤能对卡特彼勒的设备如数家珍了。
之后,霁坤和家人跟随卡特彼勒的足迹,从徐州来到了无锡。高中时,他参加了卡特彼勒无锡研发中心举办的工作见习日,参观了卡特彼勒在无锡的三家公司,了解了精益流程,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霁坤去美国读书并加入卡特彼勒的决心。
2016年,霁坤如愿来到了美国东海岸,开始了求学生活,他选择了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希望未来能够在工程机械领域有所建树。2019年,霁坤去到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实习,对卡特彼勒的多品牌产品战略和精益生产运营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梦想一路生花。研究生毕业前夕,霁坤收到了卡特彼勒美国格里芬工厂和卡特彼勒无锡研发中心的双份录取。他最终选择加入卡特彼勒无锡研发中心,如愿成为卡特彼勒大家庭的一员。 “好公司那么多,为什么选择了卡特彼勒?”,霁坤的回答简洁有力:“是儿时的梦想——我想让卡特彼勒设备能够更好地工作”。
如今的霁坤,是卡特彼勒无锡研发中心的一名电子电器硬件工程师。作为不折不扣的“卡二代”,他从妈妈的口中、从自己年幼时的体验里,感受到了卡特彼勒正直、充分尊重员工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样的好感伴随着他一路走来,让他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坚定地投入到卡特彼勒大家庭的怀抱。正如身边的同事打趣的那样:“虽然霁坤的工龄只有2年,但他被卡特彼勒文化的熏陶已经20年了,是名副其实的‘Yellow Blood’(“黄色血液”)!” 对卡特彼勒的热爱和归属感已经融入了霁坤的血液之中。
加入卡特彼勒,对于霁坤来说,既是传承,也是开始。初入卡特彼勒的霁坤,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卡特彼勒体验”——有和印象中的重合,也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尊重、包容、多元,是他对卡特彼勒最为深刻的文化印象;协作、沟通、信任,是他在工作日常中的切身体会。
“雨霁长空荡涤青”。二十六岁,是属于霁坤最好的年华。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即将一百岁的卡特彼勒,霁坤眼中有光,他说:“有幸成为见证人,愿为卡特彼勒的基业长青贡献力量,愿在更多的尝试和挑战中绽放自己。”
当 AI 与工程机械 碰撞,会迸发怎样的施工新活力?近期,山推全球首发的战略产品 —— AI推土机,强势进驻山东两大重点工程,以智能化。
近日,在安徽某工地,山推混凝土搅拌站数字传感器控制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既精准破解了传统搅拌站的系列痛点,又带来了效率提升、质量升级和。
随着最后一钩精准落定,全场掌声雷动。9月13日,徐工杯中电建协第八届吊装技能竞赛圆满落幕!这是一场属于吊装人的巅峰对决。
在正在进行中的北京市国道G111汤河口至怀丰隧道(K153+600)52公里的薄层罩面养护工程中,戴纳派克SD2500CS PROTAC洒布摊铺机以一机双能的。
去年,山特维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新福利——全球的山特维克员工,无论性别、地区、家庭结构,在孩子出生(含收养)12个月内,均可享受为期14。
2025年9月26日,三一2米铣刨机武汉专场推介会成功举办。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吸引了50余名客户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1500人。
近日,临工智科收到来自某建材行业龙头企业的感谢信,对其在智造园3号车间智能仓储系统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