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号.
江苏最权威的政经资讯尽在这里
10月3日
《新华日报》头版刊发
《一个个“第一”,见证经济支柱的诞生》
讲述了江苏工业
从7.6亿元到4.9万亿元的跃升
从“弱且单一”迈向“强而健全”
其中,重点聚焦徐工起重机
从5吨到4000吨的跨越
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时代跨越
故事从“老五吨”开启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厂区入口处停放的一台绿色车辆样本,仿佛把时光凝固。“一九六三年三月,中国首台自主设计制造的Q51型汽车起重机在徐工重型诞生,标志着徐州成为中国工程起重机的发祥地。”展示牌上的这段说明,记录着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历史,也激励着每一位徐工人接续奋斗。
徐工Q51型汽车起重机
正是从Q51的5吨起重机起步,徐工一次次超越突破,在今年将最大吨位提升至4000吨,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到4000吨的跨越
目光移至上千公里外的鄂尔多斯市,徐工在今年3月新推出的XCA4000轮式起重机已运至风电场,即将大展身手。“目前已完成车辆组装,正在进行性能调试,计划‘十一’后施工。顺利的话,到时会以190米的高度打破全球吊装高度新纪录。”徐工重型全地面起重机研究所总体室主任李长青自豪地表示。
徐工集团XCMG,赞147
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来到徐工15年的李长青,见证了中国起重机大发展的进程。“我工作后的第一个产品,在2010年首次突破千吨级门槛。后来经过近10年沉淀积累迎来爆发,2019年达到1600吨,2022年是2600吨,今年再上新台阶。”在李长青看来,徐工产品和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化和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带动了风电产业,我们在吊装设备上予以保障,实现‘双向奔赴’。”
徐工集团XCMG,赞16
从5吨到4000吨,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徐工起重机的奋进之路,凝聚着一代代徐工人的心血。“当年没有电脑,只能敲着计算器在纸上画图。5年研发历程中,仅是我负责的底盘部分,就有手绘图纸1.5万张,整机图纸超过3万张。”说起30年前推出的160吨起重机,62岁的徐工重型退休工程师朱亚夫依然记得每一个细节。
后来,这款有着“亚洲第一吊”美誉的产品,在1994年9月到北京参加展览,为新中国成立45周年献礼。“我们迎难而上,终于把这件事办成了。”朱亚夫说。
徐工集团XCMG,赞193
从战争时期的华兴铁工厂发展成世界综合排名前三的知名品牌企业,徐工正是靠着拼搏奋斗的精神不断攀登高峰。如今,徐工正积极拥抱智能化、数字化浪潮,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正在设计研发导航平台,集合各种流程指导设计,从原来的靠经验靠文本,转变为信息化应用,让技术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原创技术研发。”李长青告诉记者,平台应用后预计效率会大幅提升,以后不仅有师傅带徒弟,还有“平台带徒弟”。
“智改数转网联”之路
当下,“智改数转网联”是徐工的“董事长一号工程”。徐工重型作为试点单位,正在加快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装配分厂,作为“领航工厂”正在打造“领航示范线”。22个工位全部配有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出勤、生产计划、质量等5项指标。“系统平台把关键设备全部联网,整个生产情况通过数字化打通,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徐工重型总体工艺研究所所长王振说。
智能化改造,在徐工重型持续推进。“200多公斤重的轮胎,原来要4个人配合机械进行装配,以后通过自动传输和自动装配、拧紧设备,4台机器就可实现无人化操作。”王振举例说明“智慧生产”带来的改变。更让人振奋的是,徐工重型新的厂区主体建设预计明年启用。这个厂区从设计到规划全部按照新标准,是一座真正的“智慧工厂”。
彭城初夏,万物并秀徐工第七届国际客户节将在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履约而至每届客户节徐工装载机械都会为来访友人留下美好回忆首届2019年5月20。
徐州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工作为工程机械集群链主又将迎来高光时刻!Solid Innovation For Green Tomorrow助建绿色美好未来&mda。
蔡家沟特大桥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建设正酣徐工超大吨位旋挖钻机攻克大直径深桩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题为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蔡家沟特大。
从第一届惊艳启程,到第六届荣耀绽放跨越山海,只为与您共赴机械传奇如今,这份邀请再次如约而至 ——5月20日,徐工第七届国际客户节徐工。
千吨巨擘,擎天而起四月底交付,五月初出征徐工XCA4000轮式起重机以雷霆之势,助力华北绿电腾飞再次彰显全球第一吊的磅礴力量近年来,河北。
澳大利亚矿业界专业性最强的碳中和盛会——2025矿业脱碳峰会上,徐工凭借在矿业绿色发展领域的突出成就,在这场全球角逐中脱颖而出。
智汇彭城,寰球瞩目第七届徐工国际客户节启幕在即走进矿山机械分会场揭秘全球矿山领先装备不远万里:六大黄金组合全覆盖,诚邀全球见证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