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新华社记者走进徐工集团
看产业转型?谈绿色发展?
让我们一起来看徐工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遇见徐工,这个企业不一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载栉风沐雨,75载春华秋实,徐工集团与祖国共同成长。
这个企业不一般。脚踏实地推动中国制造大国重器“五化”转型升级,呈现高质量发展生动图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关于创新之路,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杨东升说: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到徐工集团考察,叮嘱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贯彻落实总书记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的要求,我们自主研制了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轮式起重机、15000吨米超大塔、中国最大吨位35吨电驱动装载机等一批大国重器。
近年来,徐工从传统制造到高端制造,从绿色发展到布局未来产业,从渐进式创新到引领式创新,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遇见徐工之前,我从未想象到
江苏省徐州市被誉为
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
徐州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正经历智能化转型升级
而徐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
遇见徐工
新华社“洋记者”罗杰,都说了什么?
罗杰说:在我来这里之前,从未想象到轮胎竟然可以如此巨大。这辆徐工制造的设备,是世界上最大的后驱刚性矿用卡车之一。
XDE440是徐工自主开发的后驱刚性自卸车,产品开发过程中突破了60余项关键技术,提高了这台车的智能化水平。也为智慧矿山,绿色矿山,无人矿山提供了重大装备。
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
贡献徐工力量
展现徐工担当
徐工将继续破浪前行
驶向更加壮阔的远方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大会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BICES 2025 开展首日专为解决新能源工程装备 补能难 而来的徐工HDS6000EV 纯电动移动换电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针对新能源工程装备补。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万里奔赴,因客户需求而启60座城市,3000台设备徐工走访团队怀揣着对客户的承诺与责任以定制维保+专项培训+运营优化组合拳护航环卫机械平稳。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