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铁建重工首届最美奋斗故事发布暨幸福家庭颁奖活动落幕。活动现场发布了铁建重工5个团队、5位个人的奋斗故事短片,并邀请主人公代表现场分享团队和个人的最美奋斗故事。
铁建重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鹏,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胡斌,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胡晓兵,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谭光勇出席了活动,并分别为最美奋斗故事的讲述代表及铁建重工幸福家庭颁发奖杯。
最美奋斗故事
2024年4月以来,铁建重工工会启动“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致敬劳动者,寻找最美奋斗故事为主题,在全集团寻找发现了一批铁建重工劳动者的最美奋斗故事。经过各级工会推荐,铁建重工工会评审,最终评选出十个最美奋斗故事。
团队故事
踏浪
海外业务指挥部
海外业务指挥部团队短片以“踏浪出行”为主题,生动展现了亚洲、美洲、中东等多个区域营销团队奋斗故事,团队代表曾万麟现场介绍了海外营销人员的专业力、国际视野能力、超强调节力和适应力。
掘进
正通煤业矿用
TBM技术服务团队
被业主单位称为“矿山铁兵团”的正通煤业铁建重工矿用TBM技术服务团队,在矿井最深处助力铁建重工开启国内煤矿TBM应用市场的广阔天地。团队代表赵振凯现场分享了团队口号“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团结协作”背后的精神内涵。
匠心
掘进机总厂关键部件班
掘进机总厂关键部件班自成立以来,完成了掘进机主驱动1000多个项目。短片以“匠心逐光”为主题,生动展现了团队精益求精、团结奋斗的故事。班长郭军现场分享了团队攻坚克难的经历。
逐梦
西藏公司高原空间站项目
西藏公司高原空间站项目团队代表陈银宏现场回忆了刚到西藏时艰苦创业的场景,感慨:“高原空间站产品属于全球首创,它让高原人民不再饱受低压低氧环境的伤害。带着这份责任和使命,我们的工作成为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任何艰难险阻,都只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高效
铁建重工财务部团队
财务部副总经理唐鉴在现场分享了团队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服务公司发展战略为目的,开展的系列创新、创效工作。
个人故事
李智凤
智能制造研究设计院
研发技术员
作为铁建重工第一个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的女工程师,李智凤现场分享了自己的诗歌《漫步车间》,壮美的诗句背后是一个个电光火石的工作场景,展现了数控加工工作的艰辛和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她说:“在平凡的岗位,艰苦的环境里,同样也有最美的风景。”
毛焕明
特种装备总厂电气班班长
作为特种装备总厂交口称赞的好班长,毛焕明现场分享了他带领班组致力于工艺改进,显著提升班组工作效率的故事。
董志刚
道岔分公司技术服务技工
长期一个人出差频繁往返于各大铁路线路开展技术服务的董志刚,工作精神及服务能力一次次受到客户的认可和表扬。在活动现场,他分享了自己长期在外的感受,也向支持他的家人表达了感谢。
朱福林
隆昌公司基建设备部设备工程师
14年潜心于机械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科技创新,先后获得四川企业技术创新突出贡献人物、优秀甜城工匠等多项荣誉的朱福林,现场分享了研发螺栓滚丝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的经历。
黄开鹏
新疆公司高端农机研究设计院林果机械研究所所长
作为第一批奔赴新疆进行农机产品开发的员工,黄开鹏参与了国产首台智能六行采棉机的研发,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4MZ-4箱式采棉机和4FZ-80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的研发。在现场,他分享了推动自走式番茄收获机获得市场认可和技术团队服务保障农机产品可靠性的故事。
铁建重工幸福家庭
每一个最美奋斗故事的背后,是许多家庭默默地支持和无私的奉献。为了凝聚广大职工家庭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铁建重工工会开展了第七届“幸福家庭”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十户铁建重工幸福家庭。
5月18日,为期四天的2025年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正式落幕。四天的时间里,来自全球的知名企业同场秀技。
5月15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序幕。铁建重工以大国重器提供商 美好生活建造者为主题。
5月15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 CICEE 2025)将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铁建重工精心筹备携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参展(。
培训背景为满足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城市管廊等工程项目对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由中国铁建主办、铁建重工承办的多个操作手取证培训。
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回顾铁建重工的品牌创建之路,一条主线特别明显,就是秉承宣传力就是生产力,品牌力就是竞争力,产品力就是生。
为提升隧道凿岩施工装备性能,铁建重工推出全新升级的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智能引领,3D扫描仪 全站仪多重智能定位。
5月8日,中国铁建党委在京召开2025年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暨事迹报告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
5月7日,由中国土木、南光置业、铁建重工、中铁十六局联合打造的盾构机濠江先锋号在澳门顺利始发,标志着澳门轻轨东线(北段)设计连建造工。
近日,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地下工程装备知识大模型全面完成部署,正式对经营、调试、服务各环节业务人员开放应用,实现了地下工程装备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