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4日,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以“更好的装备 更美的世界——智能·绿色·融合”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国际组织、行业上下游企业、大专院校、研究院所、金融机构的代表以及专家院士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徐工集团受邀出席。
弘扬机械工业精神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在中国机械工业精神指引下,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徐工始终将“开放包容、协作共赢”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历经30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艰难曲折、但又坚定不移的国际化之路,由最初产品出口的“走出去”阶段,进入到深耕本地化的“走进去”阶段,再到加速向“走上去”阶段迈进,在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攀登跃进。
2024年,在刚刚闭幕的上海宝马展,徐工12000平方米展区创下最大参展面积纪录,180多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全新装备、核心零部件重磅亮相,徐工印尼新能源制造基地正式签约,与全球矿山巨头签署价值30亿电动矿山机械出口最大单,集中展示智改数转网联董事长“一号工程”最新成果。32年,徐工实现了“从宝马展看世界”到“让世界从宝马展看徐工”的蝶变。
徐工集团荣获中国机械政研会40年“砥柱·贡献”单位
面向未来,徐工继续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思辨、革命、创新、登顶”的新时代企业精神,努力成为全心托付、造福全人类、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行业唯一 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大会现场,举行了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徐工重型联合燕山大学、吉林大学完成的“高机动轮式工程车辆悬挂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据悉,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表彰奖励项目共430项,徐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共计获奖12项,其中就包括工程机械行业唯一的特等奖。
该项目共获得发明授权67项,其中国家发明35项,国际PCT32项。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应用于XCA40全地面起重机上,使车辆的越障能力取得了革命性提升。这正是徐工车辆越障能力强大的玄机所在。
依托“1+6+N”全球协同创新体系,徐工坚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并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行业技术难题,为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人才培养 推动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发展
徐工一直走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最前列,此次受邀参加“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并作分享。据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工业人才评价中心授予徐工重型、徐工技师学院两家单位为“机械行业职业能力评价考试站”。
本次大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迄今为止首次举办的大型、系统、综合、涵盖全产业链的产业盛会。徐工作为拥有81年历史的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弘扬机械工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全方位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矢志为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看完徐工的产品展示,我感到非常震撼。徐工展示的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矿山的完整生态系统和操作系统。
近日,山东大型风电场迎来关键突破,徐工集团最新研发的千吨级风电旗舰产品——首台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式投入实战,。
夏日午后徐州某闹市街区外立面施工紧锣密鼓进行徐工 C 系列 GKS28 高空作业车让这场 "夹缝中的施工" 变得游刃有余作为蓝牌车型,GKS。
机场物流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货物集散、中转、存储等核心功能,其作业环境具有高时效、高强度、多场景的显著特点。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现身内蒙古,投入大批量风机吊装作业,凭借强悍起重能力与智能化优势,为清洁能源建设注入新动能。
责任驱动,使命必达铁链协动,擎援并进今日,徐工应急救援联盟--起重机分队正式成立!这不仅是徐工起重对集团强化应急救援战略的坚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