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公布2024年度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由长安大学联合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感-诊-研-治’面向长周期模式的路面数智化维养技术与实践”项目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覆盖病害检测诊断、科学养护决策、养护材料研发、施工处置技术等全链条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显著提升了工程效益,助力公路养护向数智化方向发展。项目成果不仅加速了行业向高效、智能的新业态转型,也为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推进交通强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取得授权国家发明2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制定国家、行业、团体及地方标准共17部,3项研究成果入选交通部重大研究成果库。成果转化方面,项目组开发的“计算机自主学习的路面病害快速检测算法”已应用于陕西、河北、北京、湖北、安徽等五个省(市)的不同等级公路全场景表层病害检测,可同时满足精度和效率要求;自主研发的“力-声-热-电磁”多模态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装备集群已为10余项工程提供了检测服务,累计服务里程超20万公里;开发的“基于BIM+GIS的智能养护决策系统”已在浙江、四川、湖北等地不同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成功应用,目前在管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开发并成功推广“全过程养护管理系统”,已应用于全国8条高速公路工程养护项目,平均节约40%养护费用。
长周期养护模式
我国正从道路建设的高峰期快速进入以养护和维修为主的管养期,全面准确、快速可靠地掌握道路服役性能状态,开展及时精准的病害研判及施养处置,是延长道路服役寿命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公路养护任务繁重,管养部门反映养护资金普遍短缺,资金与养护需求不匹配。传统养护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以治为主”的被动式管理决策,优先处治最差路段,错过了优良路段的养护时机,造成路网中较差路段和整体养护资金的增加。因此,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实现科学养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种“长周期养护模式”。它是一种“路面检测评定-决策分析-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一体化、全流程、长周期的养护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以防为主”的主动式养护管理决策;
2
强调寿命周期内养护指标的达标情况;
3
以总体效益最优为导向,总承包商对道路整体养护绩效全权负责;
4
重视科学养护决策,依赖准确的道路性能预测模型;
5
结合数智化手段,实现养护降本增效。
实现路面长周期养护模式须具备以下四个基础条件:
1
长期、充分、准确、可持续的数据支持;
2
充分掌握路面整体结构的性能演化机理;
3
科学、完备的路面性能预测与决策理论;
4
以防为主的路面病害主动处置成套方法。
8月2日,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全面复盘上半年工作成效,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剖析问题短板,重。
7月31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学会承办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公路交通主题专家论坛在浦。
7月9日凌晨,高远路业长晋高速日常养护项目部在对管养路段进行夜间巡查时,发现一辆小客车停靠在应急车道,司机在车内昏睡,车内酒气浓烈。
大约50年以前,我们的汽车多是进口货,道奇、雪福来、吉尔、嘎斯车五花八门,都是些又老又破的旧世遗存和战争缴获,趴窝抛锚是家常便饭。
7月18日,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焦作成功举办。
7月16日,高远路业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校企合作签约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揭牌仪式在集团总部举行,交通学院党委书记王志国、院。
我国公路交通正经历从大规模建设向精细化资产管理的历史性转变。面对这场深刻变革,高远路业集团——国内首家公路养护技术专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