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一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追求卓越,不断突破
怀揣匠人之心,雕琢国之重器
他们不畏艰辛,勇于突破
为客户提供超越期望的价值服务
周东才荣获2024年度三一人物
周东才作为三一海工电动集卡的研发负责人,分管的产品销售额2024年同比增长270%,获得PSA、DPW、HPH、APMT等全球大客户和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等主流港口的批量采购。
死磕工况:攻克全球顶级港口的中国方案
电动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节能效果是命门。
对于周东才来说,每个港口都需要更节能的产品,但不可能一套方案通吃。“港口工况非常复杂,每个港口有不同的设计特点和作业环境,尤其是海外码头跟国内港口的差异性就更大了,我们在PSA、DPW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就超过50项。”
每逢有订单需求,周东才都会深入客户码头,根据不同的工况定制设计方案,每当有设备交付,周东才都会定期到现场调研产品使用情况,制定迭代策略。现场“钻车底”是周东才的标配动作。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宁波舟山港、广州港、厦门港每台车节省13万的能耗费用。这些数据也最终化作PSA、DPW、HPH、APMT的采购协议。
冰火淬炼:从实验室到极端工况
极热、极寒,是电动设备的两大杀手。“要让大客户认可,就必须拿出超越期待的技术代差。”
去年,周东才就同时遇到这两大杀手。“几乎同一时间接到沙特和辽宁两笔订单,虽然我们工时最长的集卡已稳定运行了3万小时18万公里,但面对沙特40°C的极端高温和辽宁-20°C的极端低温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在试验的过程中,周东才发现传统的热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在极限环境中非常不稳定,需要针对集卡的特点升级开发。从此,周东才就是研发办公室、制造现场、试验场三点一线,与时间赛跑。
周东才团队成功开发出集卡定制版的热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并按期交付使用。根据客户的反馈,三一电动集卡在极限工况中可以满足整个台班的连续作业,同工况中能耗比同类产品低15%。
正是这样的技术底气,越来越多的港口规模化应用三一电动集卡。
这位港口机械的“电动化布道者”,正用自主创新的密钥,开启着全球港口装备的零碳未来。“我们不过把别人休闲娱乐的时间,都花在了追赶星辰上。”他指着马上要发运的集卡说。
6月12日,主题为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
近日,省人社厅完成了第二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工作,通过各市州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经研究确定,长沙经开区满天星大学生创新创业。
6月9日下午,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带队深入一线,检查防汛防台工作,实地了解道路下立交泵站运行情况,察。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全球80%的无电人口聚集于此,深陷能源困局:▸ 坐拥3000小时的年日照,60%阳光却白白流逝▸ 风能资源居世界首位,。
三一自研电动重卡专属底盘平台『魔磐』全场景适配江山平顶425搭载该平台能耗降6%!自重降200kg!可靠性提升20%!爆品焕新,续写销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