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海门,由铁建重工、中铁十四局和铁四院共同打造的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始发掘进,标志着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正式开启穿越江之旅。
“江海号”始发现场
据了解,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盾构施工要超长距离独头掘进9.3公里,穿越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粉细砂复合地层等复杂地质带。隧道最大埋深约75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具有超长距离、超大直径、超高水压、超大埋深、复杂工况等特点,对刀盘刀具、泥浆环流部件耐磨性及可靠性要求高。在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盾构施工沉降要求控制严,施工难度大,且江中地质勘探覆盖的区域有限,不可控的未知区域多。
针对工程施工风险和难点,铁建重工联合中铁十四局组建研发团队,结合多年来在水下和大直径盾构隧道领域设备制造和施工经验,量身定制“穿江利器”——“江海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总长145米、重约5000吨、装机总功率11300千瓦。
“江海号”在施工现场吊装刀盘
研发团队针对刀盘刀具、主驱动、推进、同步注浆等九大系统进行创新攻关,配置具有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和合金大、硬度高、覆盖广、耐磨强的切削刀具,配置可伸缩主驱动,并搭载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刀盘磨损检测、刀具状态监测、主驱动状态监测、壁后注浆探测系统等智能化装备系统,最大限度实现盾构机各部件的“可测、可视、可修、可换”,确保安全、高效、智能掘进。同时应用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同步注双液浆技术,实现了盾构隧道沉降的毫米级精度控制。
业界通常把14米及以上直径盾构机称为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是继直径16.07米“京华号”成功应用后,我国企业自主研制的又一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的始发掘进,标志着我国在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实现新跨越,已形成超大直径盾构机全产业链产业化发展能力。
2024年10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在铁建重工下线
据悉,海太长江隧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重点推动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岩石隧道掘进机(TBM)自动巡航系统,在北山实验室工程北山1号成功应用。
4月9日,在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海门,由铁建重工、中铁十四局和铁四院共同打造的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始发掘进,标志着目前世界最。
近日,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波兰利马诺瓦-克莱恰尼(Limanowa-Kleczany)隧道项目始发,标志着铁建重工首台出口波兰市场的。
会议现场4月7日,铁建重工召开人力资源系列制度讲解宣贯会,宣布基于丛林法则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出重要修订。
4月7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bauma 2025)开幕,铁建重工携高端装备制造与服。
在迈向世界一流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新征程中,铁建重工服务人员身穿红色工装,走遍全球各个项目,践行着产品全生。
4月2日,铁建重工与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中煤矿建集团党委书记。
4月7日全球最大规模的工程机械展——2025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bauma 2025)。
3月28日晚间,铁建重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 4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 08亿元。
3月28日,由铁建重工与中国水电十四局联合打造的土压平衡 单护盾双模式TBM江汉龙安号在湖南长沙下线,设备将应用于引江补汉工程土建施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