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学习强国”平台
“沿着海岸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
第四站来到江苏
学习强国和《新华日报》记者组成“沿着海岸看中国·江苏篇”联合采访组,直播走进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以“一镜到底”的镜头语言,探秘徐工如何以创新为笔,绘就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国内最大装载机,在徐工
一台26吨级超大吨位装载机巍然矗立,轮胎高度达2.6米,整机静态高度5.6米,铲斗举升到最高点后,总高会超过10米,堪称“钢铁巨人”,且国内最大的35吨级装载机同样诞生于徐工。
智慧徐工,引领未来
这些“巨无霸”并非“徒有其表”,而是露天矿山、智慧港口、超大型物流场等场景的“实力担当”。面对恶劣工况,徐工以高强度防滚翻驾驶室、智慧驾舱和动态监控系统构筑安全屏障,更通过无人驾驶、远程操控技术等定制开发,让操作员“足不出户”即可精准作业。
来到数字化展厅,记者亲身体验了模拟智慧驾舱:“看起来像AR装置的体验,能够还原真实驾驶感!”这些智慧驾舱早已在实际工况中投入使用,广泛应用到了燃油装载机和新能源装载机领域。
“青山绿”新能源,焕新发展
走进徐工700亩的智能化厂区,一抹醒目的“青山绿”跃入眼帘——这是徐工新能源产品的品牌色,结合了更节能、更环保清洁能源的品牌效应。
车间内,300多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智能切割、焊接、转运一气呵成,数字化让“一块钢板到整机”的全流程效率提升30%。
2023年,全球首条新能源装载机生产线在徐工投产,如今已实现满产高产,实现每20分钟就有一台设备下线,目前徐工电动装载机销量已稳居行业第一。
“对比传统燃油机型,新能源装载机每台年减碳130万吨,用户每小时能节省成本百元!”徐工铲运中型装载机负责人算了一笔“生态账”。
从布局电动化技术,到研发工程机械专用电池,徐工十年磨一剑,三代技术迭代,全系产品已经完成绿色化、电动化升级。
徐工实践是江苏传统产业焕新的一个缩影,徐工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全球化为引擎,加快向“新”而行的步伐。
从技术硬核分享到场景案例全景呈现从零碳联合倡议到产品解决方案的深度实践从行业高峰对话到标杆矿区实地观摩……这场全球零碳智慧峰会链接。
桥梁施工精度苛求毫厘,误差常常出现隧道无卫星信号,定位频频迷路这些曾让人头疼的拦路虎如今已被徐工智慧施工攻克桥梁施工场景01桥梁施工。
8月20日徐工零碳智慧矿山开采技术全球峰会徐州会场正式启幕全球矿业的目光聚焦中国徐工在双碳目标与数字化浪潮重塑矿业格局的当下徐工紧扣。
炎帝故里,石材之乡,湖北随县蕴藏着储量高达5 55亿立方米的优质花岗岩资源。其中白麻与黄金麻以色差小、出材率高、耐压耐磨强度大。
看完徐工的产品展示,我感到非常震撼。徐工展示的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矿山的完整生态系统和操作系统。
近日,山东大型风电场迎来关键突破,徐工集团最新研发的千吨级风电旗舰产品——首台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式投入实战,。
夏日午后徐州某闹市街区外立面施工紧锣密鼓进行徐工 C 系列 GKS28 高空作业车让这场 "夹缝中的施工" 变得游刃有余作为蓝牌车型,GKS。
机场物流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货物集散、中转、存储等核心功能,其作业环境具有高时效、高强度、多场景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