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活跃着许多青年团员的身影,他们用热血与奉献诠释了责任与使命。翻开70多年前的《志愿军》报,穿越时光长河,在泛黄的报纸中,能够看到一个个鲜活而年轻的身影。今天,让我们跟随这篇由著名战地记者华山采写、刊发在1951年5月第17期《志愿军》报的通讯《青年团员在朝鲜前线》,感悟不朽的青春力量。
前线:冲锋陷阵,勇立战功
机枪射手萧子云:
在第四次战役横城反击战的关键时刻,青年团员萧子云抱着轻机枪从陡崖滚下,不顾浑身伤痛,迅速投入战斗,一口气击倒二十几个敌兵,还抓了三个俘虏。当敌人反扑时,他独自跑上山头,用火力打垮敌人,成功守住阵地,萧子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的英勇表现激励了身边的战友,文中写道:他这样勇敢而机智的战斗着,鼓舞了战友们的杀敌雄心,守住一座山头,打退了逃敌的四次反扑,这位团员机枪射手就在这次战斗中立了三大功。
“尖刀英雄营”中的团员们:
在“尖刀英雄营”里,青年团员们是共产党员的忠实助手。青年战士梁进学,看到团员们的英雄行为,下定决心以战立功,争取加入青年团。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和战斗组长一起抓了五个俘虏;青年战士张德贵在战斗中,左臂负了伤,他把手伸给卫生员时就说:“快给我包药!我还要立功入团!”扎好伤口就追上了正在冲锋的突击班;机枪射手彦元本,看到战友受伤,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掩护。即使手被灼伤,机枪子弹打完,他依然拿起敌人的步枪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刻。在这场连续一昼夜的激战中,青年团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与担当,成为共产党员无比坚强的后盾。
后方:守护生命,无畏前行
在志愿军战士的身后,一个个以青年团员为骨干的担架组,是战场上的“生命守护者”。他们在积雪陡坡上,横举担架,攀爬树枝岩山,哪怕手被荆棘划破,鲜血直流,也绝不松手。面对炮火,青年团员杨汤文带领担架组毫不退缩,冲进硝烟寻找并抢救伤员。他们坚持了一天两夜,安全转运了十四个伤员。杨汤文说:“伤员为人民流了血,我们不能让他们再受罪!”这是青年团员们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战友的深情!
抗美援朝战场上,青年团员们用行动书写了永不磨灭的青春篇章。他们的故事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写照。重读这篇报道,生动的文字重现了青年团员们在朝鲜战场上被记者真实捕捉的青春剪影。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和平,用行动诠释了担当。这份青春力量跨越时空、从未停歇,在新时代永续传承。
在西安重装建设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筑路人:16年扎根工程一线,从技术员到公司掌舵人,始终保持泡在工地的习惯;打造零缺陷、零。
编者按思想破冰行动突围,凝聚共识提质增效。陕煤集团提出的四种经营理念为陕建机股份管企治企提供了管用实用好用的宝贵经验。
在陕建机股份铆焊车间,有这样一位钢铁裁缝:30年如一日,手持焊枪在弧光火花中淬炼匠心;23载班长生涯,带领团队攻克数百项技术难关,把活。
编者按思想破冰行动突围,凝聚共识提质增效。陕煤集团提出的四种经营理念为陕建机股份管企治企提供了管用实用好用的宝贵经验。
8月2日上午,陕建机股份召开第十三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暨第六次专题研讨会议,党委书记车万里主持会议并讲话。
在党务工作岗位上,她坚守十五年,从业务新手成长为精通业务的骨干。她以笔为戈,累计撰写500余篇新闻稿件。
为深入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顺应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全面实施,陕建机股份技术研发团队《沥青摊铺机电控节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陕建机股份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资产财务部党支部书记仇小宝,以"党性为先、业务求精、管理重严"的三重担当,在党建引领、行政服务、队。
今年以来,陕建机股份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四项重点工作,大力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特别是公司目前拥有高精数控设备最多的机加工车间,不断探索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