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地下工程装备知识大模型全面完成部署,正式对经营、调试、服务各环节业务人员开放应用,实现了地下工程装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赋能。
这一模型的成功落地应用,是铁建重工深化"AI+"战略、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标志着铁建重工在“AI+装备”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铁建重工地下工程装备知识大模型依托高性能GPU计算集群进行分布式训练与部署,采用先进的深度学习架构,综合运用模型微调、语义分析、数据检索与增强等技术,并融合售前、制造、调试、验收和运维服务全场景业务数据,形成了行业首个地下工程装备问答系统,推动决策模式从“人工经验决策”到“AI智能驱动”的跨越式升级。
地下工程装备知识大模型
为更贴近客户需求并提供即时服务,地下工程装备知识大模型可对外开放标准化API接口,无缝集成至各类地下工程施工装备中。
AI+凿岩台车问答
客户或经营人员:输入施工环境、地质情况等关键词,即可快速获取典型施工案例、装备功能性能详细介绍及施工定制化配套方案。
AI+经营
生产调试人员:输入调试部件或遇到的技术问题等关键词,即可获取精准的操作指导,包括装备机电液详细调试步骤、零部件技术文档以及最新的验收标准与细则。
AI+调试
客户或服务人员:输入故障类型、部件名称等关键词,即可获取装备详细操作指引、安全防护事项及故障维修处理方法。
AI+服务
此外,用户也可通过Web或移动端APP随时随地访问模型获取服务,实现技术与业务场景的高效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智能化服务体验。
AI+APP
未来,铁建重工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工程装备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研发设计、施工规划、风险预警等“AI+”应用场景,推进地下工程行业向“无人化”“智慧化”转型。
近日,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地下工程装备知识大模型全面完成部署,正式对经营、调试、服务各环节业务人员开放应用,实现了地下工程装备全生命。
铁建重工把服务作为二次经营,把服务型制造打造成经营新增长点。针对矿山装备产业,铁建重工实施一矿一策、一巷一策。
大国重器担使命创新领航向未来2025年五四青年节寄语铁建重工的青年朋友们:青春热血铸就重器荣光,实干担当书写奋斗答卷。
4月28日下午,铁建重工团委组织开展铁建重工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表彰暨精细化管理·青年说主题团日活动。
热烈庆祝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近日,铁建重工202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先进表彰大会暨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铁建重工总部举行。
总台央视《新闻联播》画面:全国劳模张帅坤(中间第一排左3)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
4月26日,总台央视《新闻直播间》聚焦铁建重工,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全球首台千米级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钢铁脊梁号在铁建重工长沙。
党旗所指,就是心之所向;党建引领,即是行之所往。当下,铁建重工大力推进党建+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体制机制。
4月25日,由铁建重工研制的全国首台滚刀式岩石掘进机在湖北大冶有色铜山口矿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矿山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