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场地紧
塔筒摆得密
40米百吨“巨无霸”
如何稳稳起吊?
徐工G2代XCA200G8-1
方寸之间,精准落位
在繁忙的港口,长40米、重100吨的风力发电塔筒摆放整齐,等待着一次关键的腾挪,吊装空间局促——塔筒摆放距离较近,荡距空间严重受限,这是对起重机性能与操控的极致考验。徐工G2代起重机XCA200G8-1从容入场,以实力宣告:空间,绝非限制。
可变支撑,狭小场地的“定海神针”
面对挑战,XCA200G8-1的可变支撑技术成为破局关键。其支腿跨度可在50%、75%之间智能调节,如同为起重机装上了“灵活关节”。在港口局促的作业面上,它能稳稳扎根,最大化利用宝贵空间,为安全吊装奠定坚实基础,更是给予操作者一定的信心与安心。
智能预判,吊装全程“心中有数”
操纵室内,智能系统实时护航,将复杂工况转化为清晰指引:当前角度施加了多少配重?支腿伸展至何位置?系统即时计算出精确的可吊吨位,让每一次起吊都“看得见、算得准、放得稳”。科技赋能,让庞然大物的吊装举重若轻,安全与高效同步抵达。
可靠高效,客户证言诠释品质
“这台G2代200吨,进场至今天天满勤,零故障!”李老板高度认可:“它属于同级别中的高配款——卷扬回转、变幅操作极其平稳,伸缩臂速度快、噪音小。驾驶室更是舒心,空间宽敞,座椅调节灵活,前挡风可开窗通风,按键布局合理。”
“这台车我开回来的时候,专门做了测试,携带30吨配重完全没问题,动力够用,油气悬挂的油缸相比之前同吨位产品油缸加粗了,承载力也加强了,对运营成本大大节省,希望以后产品都可以像G2代一样质量高、可靠。”
在狭小空间内拓展可能
在百吨重压下坚守可靠
徐工G2代起重机
每一次卓越表现
都是对工程极限的温柔征服
徐工重器,值得托付!
在京港澳高速改扩建项目中为何业主和施工单位坚定选择徐工智慧施工集群?这篇文章从施工成果的数据为您一一解析更精准成果碾压传统方案,一。
快看,和爸爸工地上一样的铲车斗子好大,像机械巨兽张开巨口8月7日,徐工装载机联合全国经销商举办的亲子工业游活动迎来了山西的近20组客户。
当泛黄的老照片映出第一台机床的轮廓当庆典的彩带飘过五十载寒来暑往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片段在此刻徐徐展开……珍藏五十年把员工冷暖时刻挂心。
8月8日,《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编纂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京举行。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企业代表,徐工集团应邀出席。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正式公示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徐工以3项首台(套)装备12项两新技术产品的亮眼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创。
当泛黄的老照片映出第一台机床的轮廓当庆典的彩带飘过五十载寒来暑往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片段在此刻徐徐展开……看见五十年从传统制造到全自动。
西北某公路的修复施工场地上两台徐工防撞缓冲车成为清晨的焦点它们稳稳扎在对向车道,徐工金车身在周遭环境中格外显眼,警示灯不知疲倦地闪。
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徐工电动正面吊就是我们绿色转型的‘零碳引擎’!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某国际陆港枢纽,新交付的徐工X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