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中国重汽黄河重卡,不止于品牌——65载从跟跑到领跑的自强之路

中国重汽 2025-08-14 14:35:24

1960年4月15日,济南汽车制造厂内一声轰鸣,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型8吨载货汽车破茧而出,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更揭开了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一个民族品牌的传奇就此启幕。

老一代黄河人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完成一项又一项技术攻坚,披荆斩棘硬生生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一代代新黄河人怀揣造车强国的梦想,从产品仿制、引进国外技术,到与世界接轨、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民族重型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黄河”二字早已超越品牌,升华为民族工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腾。

这种精神在后续的技术长征中得以延续。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重汽研制的黄河氢燃料电池雪蜡车首次亮相便引发全球瞩目。这辆雪蜡车集工业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于一身,为运动员提供打蜡、休息、热身等一站式服务,更达到了“中国首创、世界一流、完全国产”的新高度。中国制造向世界证明:我们不仅能造得出,更能造得精、造得新。

2023年4月,中国重汽黄河X7以惊人的0.349超低风阻系数改写行业认知、领先全球重卡,创造了“半挂式卡车单次加油行驶最远距离”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凭借高效运输与极致节能的卓越实力惊艳世界。从冰雪赛场到物流干线,黄河品牌始终以技术突破定义行业高度。

而在2024年汉诺威车展上,中国重汽黄河氢内燃机牵引列车的登场再次让世界目光聚焦东方。历经数以千次的仿真和试验,将精细化设计和尖端智能科技巧妙融合,再次以震撼业界之举,将风阻系数降低至0.286Cd,整车节能15%,让世界为之赞叹!这不仅是数字的跃迁,更是中国商用车在新能源领域强势崛起的宣言书。

一脉相承的技术基因,正在孕育新的传奇。如今,全新黄河H7即将震撼登场,它将以何种创新姿态,延续黄河品牌的荣耀征程?答案即将揭晓,而所有的期待与猜想,都将在它亮相的那一刻,化作震撼人心的实力见证——这便是黄河,永远以超越期待的魄力,为民族工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

从1960到2025,黄河品牌用65年的坚守与突破,诠释着对技术极致的追求,践行着对民族工业的担当。中国重汽人以中国制造之名,向祖国、向新时代交出的亮丽答卷,标志着中国重汽集团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从追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更让“黄河”这个响彻云霄的名字,成为中国工业砥砺前行的生动注脚。

标签: 中国重汽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中国重汽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中国重汽组织开展青春快闪活动

中国重汽组织开展青春快闪活动

为进一步将文化力量注入生产一线,生动展现青年职工挺膺担当、砥砺奋发的精神风貌,8月28日至29日,中国重汽集团团委组织开展文化服务到一。

2025-09-03 标签: 中国重汽
吉尼斯纪录背后的英雄:揭秘中国重汽黄河重卡极致风阻系数的技术突围

吉尼斯纪录背后的英雄:揭秘中国重汽黄河重卡极致风阻系数的技术突围

在重卡行业的技术赛道上,风阻优化始终是各大品牌竞相攻克的技术难点。2023年,黄河X7挑战吉尼斯,轰动行业。

2025-08-26 标签: 中国重汽
从创造记录到技术领航,中国重汽黄河H7上市又藏着哪些“增效大招”?

从创造记录到技术领航,中国重汽黄河H7上市又藏着哪些“增效大招”?

在重卡江湖,有一个凭实力改写规则的名字——黄河重卡,它的每一次革新,都能在行业里激起千层浪。

2025-08-21 标签: 中国重汽
一年能省一万多,中国重汽豪沃TX7-PRO载货车就是我的赚钱加速器

一年能省一万多,中国重汽豪沃TX7-PRO载货车就是我的赚钱加速器

福建的刘师傅,在快递运输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运输经验,是业内公认的资深老司机。

2025-08-20 标签: 中国重汽
中国重汽汕德卡G7M牵引车:以技术穿透场景,运输事业升级有“数”!

中国重汽汕德卡G7M牵引车:以技术穿透场景,运输事业升级有“数”!

当物流行业的竞争焦点从跑量转向提质,运输人对好车的期待早已超越能跑就行——他们需要的是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好的驾驶体验,让每一趟出发。

2025-08-19 标签: 中国重汽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