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四大问题影响市场竞争力

2007-08-17 02:11:01
        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广西机械工业虽然发展较快,整体质量向好,但由于一些制约机械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整体竞争实力还不能很好应对国内外市场严峻挑战,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机械行业运行质量稳步上升

       近年来,广西机械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企业运行质量稳步上升,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景气指数逐年提高。广西统计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至2004年,广西机械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06.24、109.26、115.94的年平均水平,其中:2004年,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17.4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21.9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24.2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14.40,比2003年分别提高7.56点、21.63点、12.77点、4.85点。

  从产品销售情况看:企业销售量增长较快,部分产品的销量名列国内同行前列,如五菱汽车产销量排全国第七位,占国内微型汽车市场的20%;2004年桂林橡胶机械销售额达0.67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位;柳工机械产销量突破1.6万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从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看:企业利润大幅提高,2000年至2003年间,机械工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58.50%,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1.69倍,专用设备制造业从2000年亏损3303万元到2003年盈利25145万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59.6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10.7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从2000年亏损198万元到2003年盈利737万元。

  已形成能够参加国际竞争的机械工业体系

  广西机械行业规模提升,整体实力有了较大提高。机械工业是广西规模较大,工业产值占比例最大,支柱作用比较显著的第一大工业行业,2003年,广西机械工业全行业拥有469个规模以上企业,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16%;有14万余从业人员,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总从业人数的17%;完成工业总产值371.45亿元,比2002年增长24.47%,比2000年增长95.28%,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86%;拥有固定资产160.12亿元,比2002年增长5.51%,比2000年增长7.91%,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10.75%;完成工业增加值89.23亿元,比2002年增长21.19%,比2000年增长74.91%,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9%。

  建立起了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机械制造体系。广西机械工业已经涵盖了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所有机械工业6个大行业,并建立起了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动力机械、通用机械、重型机械、电机电器、仪器仪表、机床与工具、机械基础件、包装和食品机械等十几个生产门类。

  形成了一批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广西有近150家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占全广西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5%,占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的30.7%。在进入2004年中国机械500大销售收入排序前100名的企业当中,广西就有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4家企业。

  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拥有一批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广西机械工业主要产品达3000多种,其中有300多种曾获国家、机械工业部、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在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等城市涌现出南宁手扶拖拉机、五菱微型汽车、东风中吨位货车、玉柴机器、大宇客车、柳工装械机等一批名牌产品。

  制造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装备素质明显提高,企业管理开始迈向现代化。近年来,广西机械工业企业相继引进或配置了相当数量的高、大、精、新、尖的技术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得到大量采用,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参与国际竞争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广西机械工业生产企业整体产出效益较低。2003年,机械工业全行业企业亏损面仍有39.33%,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0.74个百分点,产值利税率7.22%,销售利税率8.40%,工业增加值率25.11%,成本费用利润率3.76%,分别比全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低4.86、3.83、1.92、1.2个百分点,这表明机械工业产出效率较低。

  产业结构横向分散与纵向一体化并存。一方面产业横向分散是指广西机械工业同类产品生产集中度较低,企业有效规模仍然偏小,机械工业生产集中度仍然较低,多数机械产品生产基本呈现散乱状态,没有占据国内外市场绝对优势的特大型企业。另一方面,纵向一体化是指广西机械工业上下游企业依赖关系,即许多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一家大型企业(如玉柴等)供应配套的零部件,而很少给其他企业提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种类和适应范围。

  技术进步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已建立起国家技术中心,企业科研开发基地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从整体来看,广西机械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技术和设计水平仍然较落后,大多数企业仍沿用几十年不变的落后传统工艺及装备,全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仍以机械化为主。

  机械产品出口量仍然较小。机械产品出口一直是广西的弱项,占出口总额仅为18.9%。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资讯

2025挖掘机械产业大会隆重召开

2025挖掘机械产业大会隆重召开

金秋送爽季,扬帆奋进时。9月24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同期会议活动之一。

2025-09-29
BICES 2025展商风采:圣邦成套电驱高空作业平台液压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

BICES 2025展商风采:圣邦成套电驱高空作业平台液压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

2025-09-28
BICES 2025展商风采:开山重工携掘进钻车和智能露天潜孔钻车亮相展会

BICES 2025展商风采:开山重工携掘进钻车和智能露天潜孔钻车亮相展会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开幕。

2025-09-28
BICES 2025展商风采:川崎精密携氢燃料电池系统与电动化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展会

BICES 2025展商风采:川崎精密携氢燃料电池系统与电动化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展会

2025年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SCE 2025)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

2025-09-28
BICES 2025展商风采:康明斯发布非道路市场多元低碳动力全新技术,并展示全系矿山动力国产化举措

BICES 2025展商风采:康明斯发布非道路市场多元低碳动力全新技术,并展示全系矿山动力国产化举措

9月23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上,康明斯正式发布面向非道路市场的全新低碳动力。

2025-09-28
BICES 2025展商风采:华泰钻机携新型地下智能凿岩装备家族亮相展会

BICES 2025展商风采:华泰钻机携新型地下智能凿岩装备家族亮相展会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开幕。

2025-09-28
BICES 2025展商风采:力克川液压精彩亮相BICES 2025展会

BICES 2025展商风采:力克川液压精彩亮相BICES 2025展会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

2025-09-28
破困局·开新局·赢未来丨聚焦绿色数智与协同创新,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工程机械租赁发展大会隆重召开

破困局·开新局·赢未来丨聚焦绿色数智与协同创新,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工程机械租赁发展大会隆重召开

秋季总是寓意收获,启发思考。2025年9月22日,在BICES2025即将拉开帷幕之际,以破困局、开新局。

2025-09-27
工程机械国际化+数智化赋能发展研讨会暨《建筑机械》第五届编委会换届会议在北京召开

工程机械国际化+数智化赋能发展研讨会暨《建筑机械》第五届编委会换届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5年9月25日,工程机械国际化+数智化赋能发展研讨会暨《建筑机械》第五届编委会换届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

2025-09-27
央视新闻:出海模式升级 工程机械产品前8月销量同比增超10%

央视新闻:出海模式升级 工程机械产品前8月销量同比增超10%

记者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获悉,今年前8个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多类别产品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行业企业出口金额远超进口金额。

2025-09-26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