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我国公路建设中的几项第一

2007-08-17 01:47:14
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
 
    榆靖高速公路起自榆林市榆阳区芹河乡孙家湾村,止于靖边县新农村乡石家湾村,正线全长115.918公里,榆林、横山、靖边三条连接线长18.256公里,项目建设里程全长134.174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
    路线主要沿长城布设,大部分路段穿越毛乌素沙漠(即不毛之地)。正线设计标准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使榆林至靖边行车时间缩短为1个多小时,仅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路基宽度26米和35米两种。全线共设特大桥2座,大桥13座,中桥1座,小桥1座,互通式立交4处。全线共设一处(管理)三区(养护及服务)五站(收费)。
    榆靖高速公路的建设,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工程科技人员历时两年,研究出了路基填筑全部采用风积沙的办法:即只须将沙漠表层上的草皮扒去,高削低填,用特殊的压路机压实。同时根据沙漠冬夏温差较大,路面易造成冰害的特点,为防止破损,采取防沙治沙措施。建设者为我国沙漠高速公路的修筑和养护提供了第一手技术资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且,榆靖高速公路总投资为18.17亿元,其中用于绿化防沙的投资就达4000万元。公路两旁已基本建成全线绿化、防护林带,这条沙漠公路将成为一条“绿色长廊”。 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2003年8月20日完工22日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提前40天建成。
中国第一条公路——长潭公路
 
    1913年,湖南人修建了中国第一条公路——长潭公路,使长沙、湘潭这两个当时湖南最大的城市之间除了有水路交通的便利外,又有了陆路交通的便利。它是中国第一条标准汽车公路,在我国公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标志着湖南现代公路运输的开端。
    辛亥革命后,南北军阀在县域混战多年,竞相搜刮民财,农田水利失修,粮食歉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但工业交通事业有所发展,架通长潭电话线,开工修筑长潭公路。
    长潭公路全长50公里,总计全路完成基土石56.6万立方米,铺砂3.4825万立方米,修成大小桥梁31座,涵洞86座,东岸码头一处,驳岸5处,总耗资90万银元。
    这条公路在未修建完成就已饱经风霜,从开工到竣工,经过四兴三辍,历时9年。
    1913年春,都督谭延以军事运输为目的设立了湖南军路局,主持修建长沙至湘潭的公路,开中国按汽车通行标准修筑公路的先河。当年就在原驿道上改建成长沙至大托铺一段。
    同年,继任督军汤芗铭下令停修。
    1916年谭延第二次督湘,促成复工,至1917年1月建成大托铺至易家湾路段;9月傅良佐督湘,因军阀混战再次停修。
    1918年恢复修建,因经费困难,进度缓慢。
    1919年4月张敬尧上台,撤销军路局,改设路政科,6月从湖田处拨部分经费修建朝阳桥、暮云桥,不久又因经费拮据停工。
    1920年6月谭延第三次督湘,才又继续修筑,至1921年11月终于全线竣工通车。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


    世界的“第三极”——西藏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向往的佛教圣地。然而,因为地势险峻、高山大川阻隔了它与外界的联系。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这支英雄的军队遵照党中央的号召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全长4360余公里的川藏和青藏两条公路,使得西藏人民用现代化交通运输取代了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交通方式,开创了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青藏公路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承担着西藏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最小半径125米,最大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虽然线路的海拔高,但登上昆仑山后高原面系古老的湖盆地貌类型,起伏平缓,共修建涵洞474座,桥梁60多座,总长1347米,初期修建、改建公路和设备购置总投资40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万元。
    公路青海西宁至格尔木段,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青水河、洪水河等河流,计长782公里。从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出发,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西藏境内544公里。穿过藏北羌塘草原,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与川藏公路汇合。
    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于1975年开工,是世界上尚无先例的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路面工程,共投资7.6亿元,是中国公路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线黑色路面铺筑工程基本竣工,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5000万元,行车密度明显提高,最高车流量每昼夜达3000多辆,行车时速由每小时20公里提高到60公里,但还需要对早期铺建的沥青路面、沿线未适应重型车辆的临时性桥涵、多年冻土带热融沉陷及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改建和彻底整治。

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
 

    在人类历史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正式实现全线贯通了。这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以及当代交通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

    在2000年,中国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了一万公里,进入了高速公路大国行列。但是,这一万公里高速公路都分散在各省,形不成网络。与此同时,中国交通部正在推进的高速公路互连计划,将建成全国的“七纵七横”,首先完成“两纵两横”。京沪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连网“两纵两横”计划中完成的第一条南北大动脉。
    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公里,总投资393亿元。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沪高速公路分20个路段分期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历时13年。其中最早开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1年12月竣工。此后,其他各路段先后开工。于2000年12月18日全线贯通。京沪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小车全程估计用时12小时左右。小车的全程收费约535元。
    这条公路运输大通道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横跨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进一步将华东、华北、东北3个在我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纵向贯通,必将在促进沿线地区的相互经济交往,推动沿渤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开发,加快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第一条长距离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84年6月开工,1990年9月建成通车,在6年零2个月时间里,辽宁省举全省之力,艰苦奋战建成。沈大高速公路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中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艰巨工程,全部工程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图:沈大高速公路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是交通部“七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这条路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北地带,是204国道(上海至烟台)的入沪路段。1984年12月开工建设,1988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全线路面平坦舒展,行车安全、快捷、舒适。这条路通车后,年平均交通量增长幅度达16%。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图:沪嘉高速公路

 

我国第一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通的国道主干线——京珠国道主干线
 

  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重要一纵——京珠国道主干线,是全国第一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通的国道主干线。

  京珠国道主干线全长2291公里,于1986年开工建设,始于北京,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止于广东的珠海市,贯穿五省一市。京珠国道主干线纵贯南北,是连接华北、华中、华南的交通大动脉,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全线贯通,对发挥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沿线投资环境,加强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和管理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起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途经河北廊坊市,东到天津市塘沽区河北路,全长142.69公里。这条高速公路已成为改善京津冀地区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基础设施。

  早在7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论证修建高速公路的可行性问题,提出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设想。经过充分调研考察,1977年8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开始了前期工作。1983年,交通部在北京召开了“交通运输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建设高速公路的认识。随后,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了出来。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加快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报告。

  1988年开工、1993年9月建成通车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次运用世界银行贷款而修建的高速公路。为了适应世行贷款的要求,首次成立了作为独立法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联合公司。这种新体制的形成,给我国公路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京津塘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菲迪克条款而建的高速公路,把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推到了最权威的地位,保证了合同的严肃性。同时,还总结出一整套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技术,使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资讯

奏响国省干线养护“三部曲” 争创苏式养护海门新样板

哎,这路真是干净又齐整,看着就让人舒心。围观群众驻足在S335省道附近,看着压路机来回碾压路基路面,不禁感叹连连。

2023-11-03

总投资1491亿元 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领域 滨城20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

【总投资1491亿元 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领域 滨城20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日前,滨海新区2023年夏季重点项目集中开。

2023-05-15

山西省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投资1900亿元以上

省发改委4月18日发布的《山西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行动计划》显示,今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00亿元以上。

2023-04-24

基建强国,甘肃省多项亿元项目获发改委批复!

基建强国,甘肃省多项亿元项目获发改委批复!详情如下:新建平凉至庆阳铁路项目总投资:约138 3亿元项目概况:平庆铁路自宝中铁路平凉南站。

2023-04-14

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近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以下简称:派河物流园)北部,将从金源热电铁路专用线接轨。

2022-11-17

总投资4538亿元!浙江稳进提质金融工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浙江在线11月2日讯(记者 余勤 刘乐平 金梁)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省委、省政府于2日上午举行全省稳进提质金融工。

2022-11-04

广西来宾市31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108.7亿元

9月21日上午,广西来宾市举行2022年工业项目集中攻坚暨新桂系新能源产业园·联合动力新能源绿色制造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2022-09-26

凉山州26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61.9亿

9月23日,四川凉山州举行第三季度重点项目暨蜀道·国际广场集中开工仪式。

2022-09-26
又有两大核电项目获批,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

又有两大核电项目获批,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

据央视新闻9月14日报道,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促进绿色发展,会议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

2022-09-15

中国核电:福建漳州核电项目核准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核电(601985)9月14日晚间公告,2022年9月13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对已经全面安全评估审查且纳入国家规划的。

2022-09-15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