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随着风机叶片的转动,三一宁乡东湖塘风场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从去年9月8日,铲下第一铲土开始,整个过程仅用时234天。如果按照业内通用的首台风机基础浇筑之日算起,那么这个时间进一步缩短到了206天,创造了业内最快建设纪录。
206天创造业内纪录
在宁乡东湖塘镇和坝塘镇之间的山脉山上,二十多台白色风机沿着山脉起伏排列着,构成了三一集团在长沙的第二座风电场——东湖塘风电场。
据项目经理何小峰介绍,东湖塘项目自去年9月开始启动,装机容量50兆瓦,总体投资约5亿元。2019年3月,风电场开始运行,4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年平均风速5.8~6米/秒,年上网电量约1.3亿千瓦时。据测算,对比同规模燃煤电厂,每年可节约标煤超过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96万吨,二氧化硫680吨。
在项目现场,可以看到,每一位员工员工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骄傲。
“我们创造了行业最快建设纪录,也实现了自我挑战目标。”何小峰介绍说,在同等装机容量、同地区山地风电条件下,业内对于风场建设时间的标准一般为14至18个月,而东湖塘风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仅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如果按照从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开始计算,那么项目时间仅为6个多月,这其中还包括了106天的雨雪天气。亲手创造的奇迹,让大家充满了成就感。
风电人的激情与浪漫
行业最快纪录的背后是更精准的安排与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的激情。
据外联经理向春来介绍,节约时间最好的办法是高效率利用时间。基础设施建设时间往往占据整个项目的50%左右,在这个阶段,项目组通过同时段多个工作面施工节约了大量时间。一些零碎的时间也利用起来。比如晚上,排除安全风险后,就会进行拆车、转场等工作,随时等待下一次施工。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新路两旁,项目组撒满了草籽,现在这些草已经长了出来,嫩绿茂盛。“草籽撒下去长得很快,一场雨一场太阳就长起来了。”运维工程师曹豪荣说,但是这也是大家最犯愁的时候。因为风电场建设很多时候都要“靠天吃饭”,下雨路滑,上山作业就不安全,此外,遇上大风、大雾等天气,大家也只能“歇着”干着急。
更让人头疼的是,长沙三月的雨甚至一下就是一个月。“好天气”成了稀缺资源,遇上晴朗的日子,大家就更倍加珍惜,全力以赴赶工。
“我们就像‘战狼’一样,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向春来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的员工都放弃了休息,甚至领导让他们回家,他们也坚持驻守在现场。因此,许多人是在东湖塘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去年10月29日,是土建工程师耿海东的生日。为了项目,他一直坚持在风机基础浇筑现场。晚上11点半,突然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共同作战的伙伴们为他送上蛋糕。一块铺在地上的绿色无纺布就是“桌布”,明亮的车灯当做庆祝的“烟火”,大家的笑脸、祝福、感动组成了深夜中最美的画面。
风电项目组的“激情与浪漫”也感染着这里的施工工人们,他们每天也起早贪黑,努力把进度再往前推一把。
“8个月以前,我和兄弟们一起在东湖塘项目立下豪言壮语,被很多人看成笑话。今天我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创造了山地风场建设纪录!”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三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强也十分激动,他表示,未来,公司将逐步成长为独具特色的投资公司、引领潮流的运维公司、全球知名的电建公司。(本文来自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在绿色物流与高效运输的浪潮中,三一江山平顶600度大电量牵引车凭借卓越性能脱颖而出,成为长续航电动重卡领域的六边形战士,为中长途运输。
4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找增量转动能,湖南构建工业增长第二曲线》,特别聚焦三一重卡作为企业典范,在寻找市场增量、效益增量。
当地时间4月7日至13日,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德国宝马展(BAUMA 202。
近期,三一C10+铣刨机「SCM2000C-10A」成功交付东营林通有限公司,并于3月25日投入山东东营市S227铣刨项目(全长5 2公里,双向车道)进行铣。
技术驱动 场景赋能TOP50!三一包揽三项大奖高质量发展3月31日,2025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行。
2月25日,三一泵路事业部举办的新质领航 生而不凡—2025款新品发布会活动现场签约设备超540台套,折合设备总金额超4 2亿元!其中,电动搅。
3月30日至31日,2025年三一科技节如期而至。本届科技节以行稳致远,质赢全球为主题,设置研发成果展、研发主题报告、分组研讨与成果汇报。
近日,三一叉车服务工程师技能等级培训及认证(第一期)在三一机器人公司成功举办。此次培训以夯实专业能力,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
在三一服务体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凡而伟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客户至上的理念,冉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