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CCTV10《中国建设者》第四季播放了第二集节目《我在莫斯科修地铁》。节目中,铁建重工五台盾构机如同“五朵金花”在莫斯科绽放,成功挑战世界极寒施工环境,展现了当代中国建设者努力奋斗,建功立业的时代足迹。
“地下艺术殿堂”,迎来中国建设者
叹为观止的地铁是莫斯科的独特名片,莫斯科地铁被誉为“地下艺术殿堂”,许多外国游客到莫斯科,都将莫斯科地铁列为必选参观地。171座车站,大都由著名建筑师设计,车站大厅辉煌不凡,每一次驻足都是视觉上的极致享受。
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的专家来到中国,帮助北京规划了第一条地铁线。60年后,300多位中国建设者来到莫斯科市区西南部,参与修建长约4.6公里的隧道,以及3座地铁站。
中国铁建莫斯科地铁项目设计经理周济民和团队历时19个月、经过200多次答辩,交出了一份将中国梅花、汉字与俄罗斯的白桦树叶完美融合,体现中俄两国美学风格的米丘林地铁设计方案。
随团出征,铁建重工盾构机担当建设重任
作为中国建设者团队的“重要成员”,此次修建莫斯科地铁的五台盾构机全部来自铁建重工。 当地业主以俄罗斯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爸爸的女儿们》的五个女儿的名字为这五台盾构机命名为玛利亚、达利亚、加丽娜、波丽娜和叶甫盖宁。
由于国内气候条件原因,盾构机通常工作时气温都是在零摄氏度以上,但莫斯科一年中长达半年处于积雪期,最低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长时间寒冷,会严重影响盾构机正常工作。为此,铁建重工的“五朵金花”必须具备在莫斯科极寒环境下作业这项特殊的本领。
创新设计,让“五朵金花”雪中绽放
为让盾构机能够在莫斯科极寒环境中正常工作,一场装备的创新升级在铁建重工打响。
作为莫斯科地铁项目的盾构机总设计师,孙雪丰从接到任务开始,心中始终悬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如何保证盾构机的核心部件液压泵在极寒环境下正常运转,是他和团队面临的重大挑战。
液压泵好比人体的心脏,将液压油驱动到盾构机的各个位置,来带动马达、油缸等动作元件的执行。液压泵里的液压油在极寒条件下会变得十分粘稠,从而损坏盾构机的液压泵和循环系统。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并不顺利。终于,平时烧水用的电热棒给了孙雪丰灵感,孙雪丰团队特意在厂房外搭建了一个零下35摄氏度的冷库,用来模拟莫斯科的冬季环境,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找到了控制电热棒对液压油加热温度的最佳方式,成功解决了关键难题。
表现优异,展现中国建设者风采
2017年6月,全新的能够抵御极寒的5台盾构机正式出厂,从上海港出发,穿越太平洋、北冰洋,经陆路转运,于2017年底全部顺利抵达莫斯科施工现场。施工团队派出最有经验的工程老将全程守护,确保盾构机顺利始发。
为了让盾构机工作状态达到最好,在始发前,施工团队对盾构机和现场进行反复检查,随着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盾构机各系统运行正常,各参数指标均正常,意味着铁建重工研发的盾构机经受住了莫斯科极寒天气的考验。
随后,铁建重工研发的抗极寒的盾构机成功钻入了莫斯科的地层深处,从此在莫斯科地下开足马力前进,并成功贯通了米丘林隧道。中国装备的良好表现,也让孙雪丰团队得到了莫斯科专家的肯定。
在莫斯地铁项目中,包括铁建重工在内的中国建设者们,以一次次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俄罗斯同行的信任和尊重,也收获了更多机会。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建设者走出国门,去往世界各国,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专业,跨越文化和技术标准的障碍,贡献更多美好的工程,建设更美好的世界。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国铁建有关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确保春节后铁建重工复工复产安。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每一个春天都如期而至每一年春天都蓄满力量这些年铁建重工以春光为序,沐光而行工厂里,新品下线工地上,盾构潜行春潮中。
新春开工大吉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蛇年新征程、新气象、新篇章。大年初八,铁建重工生产车间迅速吹响新春开工集结号。
近年,铁建重工把服务业务作为二次经营,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发展数智化服务与后市场增值业务,打造红衣天使服务品牌。
生产是铁建重工的基石,班组是企业最小的单元。一台台盾构机顺利出厂的幕后,是大批一线工匠扎根车间。
迎春送暖,携手同心。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铁建重工党政工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两节慰问系列活动,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央企楷模。
1月22日,总台央视《大国建造》第四季《城市脉动》第2集《产业图新》,聚焦铁建重工盾构机全产业链创新,看国产盾构机如何从跟跑、并跑到领。
1月22日,铁建重工党委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