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产学研界第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出席大会。
大会现场颁发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等多项大奖,铁建重工凭借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推动新时代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本次大会上一举斩获三项大奖,其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预切槽隧道施工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和优秀奖,而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更是荣膺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奖单位。
据悉,本届大会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
其中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更是经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的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奖项的申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孵化器等。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申报项目涉及行业领域广泛,很多都是跨界融合的创新成果。截至2017年底,已先后评出产学研先进单位、个人和创新成果奖近3000项。各奖项的申报十分踊跃,涉及航空航天、大数据、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农业科技、生态环境等国计民生各个领域,涉及面广、代表性强,代表了当前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先进水平。
近年来,铁建重工在高端智能装备领域,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持续创新”的自主创新体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0余所国家双一流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用,打造了“八位一体”高等级创新平台,共同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建立了有效的人才培养及联合创新机制,形成了以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研制为代表的近10个省部级创新团队,有力的支撑了企业每年以30%的复合增长率发展,开创了50多项填补国内甚至是全球空白的首台套产品。
依托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联合研制的国产首台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TBM)产品,在与国际顶级品牌同类型产品同台竞争下,创造了当时隧道施工月进尺最长的纪录,提前14个月率先贯通隧道。
同时,作为国家高端装备民族品牌和十二五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成就的行业唯一代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家检阅,荣登央视大型记录片《大国重器Ⅱ》,成为高端装备“国家名片”。
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联合研制的国产首台预切槽隧道施工成套设备,颠覆了传统隧道施工方法,极大降低施工危险系数,解决我国预切槽机设备研制和产业化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升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机械化开挖的整体技术水平。
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排名38位),进入全球工程机械50强(排名33位),中国工程机械前5强,铁建重工被称为行业成长性指标增长最快的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隧道施工智能装备和高端轨道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未来,铁建重工将继续坚持产学研合作联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国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产业化,继续做全球市场的领跑者,引领全球技术和产业变革。
北京东六环隧道建成通车4月20日凌晨4时,随着信号灯由红转绿,社会车辆从原六环路驶入东六环隧道,由铁建重工、首发集团、中铁十四局联合打。
党旗所指,就是心之所向;党建引领,即是行之所往。当下,铁建重工大力推进党建+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体制机制。
4月13日,为期一周的德国慕尼黑宝马展落下帷幕,铁建重工在此次全球最大的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上。
4月14日,铁建重工党委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2025年第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原原本本学习领悟习。
近日,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岩石隧道掘进机(TBM)自动巡航系统,在北山实验室工程北山1号成功应用。
4月9日,在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海门,由铁建重工、中铁十四局和铁四院共同打造的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始发掘进,标志着目前世界最。
近日,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波兰利马诺瓦-克莱恰尼(Limanowa-Kleczany)隧道项目始发,标志着铁建重工首台出口波兰市场的。
会议现场4月7日,铁建重工召开人力资源系列制度讲解宣贯会,宣布基于丛林法则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出重要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