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在莫斯科地铁西南环线的米秋林站,铁建重工与中铁十六局、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为莫斯科地铁联合“定制”,5台挑战世界极寒环境盾构机中的“波丽娜”号盾构机缓缓露出了“前脸”,伴随着阵阵轰隆声,“波丽娜”盾构机顺利贯通,率先完成在莫斯科的首秀。
标志着我国进入欧洲的首个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建设者成功攻克了极寒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世界级难题,为2020年工程如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波丽娜”凭借“铁建速度”再次震惊国外友人,他们纷纷为“铁建红”点赞。
在4月5日举办的贯通仪式上,业主代表、莫斯科工程设计院九处总经理伊萨耶夫对中国铁建实现了首条隧道的全面贯通表示赞赏,对中、俄两国企业通过互信合作所取的阶段性成绩表示肯定。
俄罗斯公司总经理杜占辉表示,首条隧道的贯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中国企业在莫斯科的地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也展示了中国装备的优势性能。此次贯通,吸引了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俄罗斯多家媒体现场报道。
2018年夏天,“波丽娜”伴随着世界杯的火热,正式开启了莫斯科的掘进之旅。历经了夏、秋、冬、春四个季节,经受住了长达5个月的漫长冬季极寒气候的考验,顺次穿越始发洞门、黏土层、富水砂层、中间风井含钢筋混泥土墙及富水砂层中的接收加固区,而且在下穿运营铁路时实现了“零沉降”,即地面水平高度没有下降,确保了施工区段地表既有建筑的安全。
在中国铁建莫斯科地铁项目各领导的统筹科学规划下,以及铁建重工技术服务团队的全力保障下,“波丽娜”挑战极端最低气温-35℃的极寒气候环境,顺利完成了1043环、约1.5公里的隧道掘进任务,率先实现了首条隧道贯通,并且在掘进期间,最大日进尺达29.4米,最大月进尺432.6米。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地下掘进装备达到国际高端市场施工要求,打破了欧美日等国对国际高端市场盾构设备的长期垄断,为践行“海外优先”战略向欧洲市场的布局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盾构机配套有铁建重工自主设计的连续皮带机出渣系统,出渣系统由横移皮带机、垂直储带连续皮带机和折返皮带机组成。其中连续皮带机最小转弯为400米,全长1460米。
据了解,该盾构隧道项目位于莫斯科市西南部,区间线路总长约4.6公里,包含3座地下车站、4个盾构区间共计9条隧道,是莫斯科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第二条环线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采用中国铁建自主研制的5台适应极寒环境盾构机进行施工,今年1月25日,第五台盾构机“玛利亚”号成功始发,开启了“五机并进”的全面施工阶段。
本次铁建重工5台盾构机并进莫斯科地铁项目,是中国高端地铁隧道施工装备进入欧洲高端市场的新起点,它们带动了中国设计、中国标准、中国设备全产业链在欧洲市场的输出。同时通过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合作,帮助我们对当地优势施工技术、标准的有很直接的了解和掌握,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生产水平。
长江与汉江在地下的世纪交汇这场跨越江河的水脉相逢背后是钢铁巨无霸的硬核守护4台掘进机铁建重工为引江补汉工程量身锻造恰如身怀绝技的地。
近日,铁建重工与水发重工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道智能吊装一体机成功应用,标志着PCCP管道安装技术取得革命性突。
盛夏时节,循着机声穿梭厂房,橙黄色的钢结构件依次排开,火热生产与暑气交织。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A厂房。
7月29日,由中共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湖南省工信厅主办,共青团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湖南省工信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及共青。
科技兴邦,人才强企。为建设素质优良、专业突出、梯次衔接的技术专家队伍,培养科技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打造服务高地,铁建重工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正式启动运营。作为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入口,小程序专为铁建重工客户及合作伙伴打造。
7月28日,铁建重工召开2025年所属单位负责人研讨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
近日,铁建重工推出高原隧道绿色施工系列装备,该装备以 "零排放、超高效、全智能 "三大核心优势引领行业变革。
7月23日,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一行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方在北京会谈,双方。
7月21日,铁建重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9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