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让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未来

中联重科泵车 2020-06-24 10:57:38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围绕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基础研究平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建议,国家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产线和产品中的应用。

制造业人工智能投入较少,要让人工智能赋能工业的未来。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装备制造企业十分重视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让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

今年两会,詹纯新带来的建议主要围绕加强支持人工智能在工业产线、产品上的应用。在他看来,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人工智能在与工业领域融合发展方面相对滞后,尤其在工业产线、产品上的应用十分有限,不利于推动工业智能创新发展。

詹纯新认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到很多行业场景领域,形成了“AI+产业”的发展模式,但由于工业制造专业性强、差异大、门槛高的特性,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研发应用起步较晚。

有报道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市场分布中,制造业相关的人工智能投入较少。艾瑞咨询的数据统计,2018年AI技术在制造业数字化经济中的渗透率为0.4%左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数字化经济的比重仅为18.3%,工业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传感器、芯片、物联互联、数据、算法、算力、应用、人才都存在较大不足。

詹纯新表示,首先,工业产线定制化特性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难以迅速复制和推广。其次,工业设备类型多,数据采集困难,通用性不高,加上企业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容易形成壁垒,制约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拓展。再次,工业场景多而复杂,整体解决方案难度高。

譬如在装备制造领域,在产线和产品的故障原因分析、复杂设备的故障诊断、寿命预测、工艺优化、质量缺陷检测、产线排程等方面,有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尝试,但目前仍缺少有效的应用和系统化解决方案。

詹纯新认为,人工智能的战略性地位和头雁效应,更应体现在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上。由此推动产线、车间、企业的根本性变革,重塑生产运营、产品服务、组织流程等业务场景,打造创新业态。

为此,他建议,“希望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产线和产品中的应用,让人工智能赋能工业的未来。”

破解基础研究“卡脖子”难题,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急需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撑。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当前,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处于全球行业的第一阵营,技术创新进入‘无人区’。要进一步创新突破,就必须加大投入做好基础研究,用原创性、根本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支撑应用技术创新。”詹纯新说。

他认为,从全球价值链来看,中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基础配套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对海外供应链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受制于人的问题更加突出,反映出基础研究领域的不足,尤其是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现状。

在詹纯新看来,我国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应该加大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面对种种难题,我国近年来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5月1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我国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基础研究水平,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力量投入来共同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的比重。2019年,整个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是1209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10.9%。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指出,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过四成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创新还存在研发投入不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激励企业创新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尤为凸显的是,我国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占比过低。2018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中,高等院校占比54.1%,政府研究机构占比38.8%,企业仅占3.1%。这一格局与欧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2019年5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确四条措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创新能力。包括: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要紧扣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制造业加快向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要完善创新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詹纯新建言,国家加大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0期)

标签: 中联重科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中联重科泵车推荐

相关资讯

砼建大美中原!中联重科“凌冠”新能源搅拌车批量交付河南

中联重科“凌冠”新能源搅拌车批量交付河南

七月盛夏,中原大地生机勃发。近日,中联重科凌冠新能源搅拌车批量交付河南宏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2025-07-04 标签: 中联重科
砼建大美中原!中联重科“凌冠”新能源搅拌车批量交付

砼建大美中原!中联重科“凌冠”新能源搅拌车批量交付

七月盛夏,中原大地生机勃发。近日,中联重科凌冠新能源搅拌车批量交付河南宏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2025-07-04 标签: 中联重科
钢铁巨臂托起足球梦!中联重科助力打造坦桑尼亚新地标

钢铁巨臂托起足球梦!中联重科助力打造坦桑尼亚新地标

遍布全场的极光绿塔机伸展着钢铁巨臂,在高空精准吊运建材,焊接声、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施工进度条快速拉满。

2025-07-04 标签: 中联重科
转场高效吊装强,专精电力铁塔作业!中联重科ZAT1300VS7助力电塔建设施工

中联重科ZAT1300VS7助力电塔建设施工

近日,湖南长沙电塔建设项目中,中联重科ZAT1300VS7全地面起重机将输变电塔身结构安全稳定的送到百米高空,实现精准对接。

2025-07-03 标签: 中联重科
突破印尼热带雨林!中联重科矿山设备批量再交付

突破印尼热带雨林!中联重科矿山设备批量再交付

近日,在印尼中加里曼丹腹地矿区。

2025-07-02 标签: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与中铁二十五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联重科与中铁二十五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27日,中联重科与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十五局)在长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5-07-02 标签: 中联重科
“氢”装上阵力拓市场,中联重科亮相全球氢能盛会FCVC 2025

中联重科亮相全球氢能盛会FCVC 2025

近日,在第九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 2025)上,中联重科携加氢设备、燃料电池、PEM电解水三大核心产品矩阵重磅亮相,全方位。

2025-07-01 标签: 中联重科
下线即交付!中联重科“鲲鹏”系列新型管桩泵亮点解密

下线即交付!中联重科“鲲鹏”系列新型管桩泵亮点解密

近日,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鲲鹏系列新型管桩泵,在长沙中联智慧产业城下线,标志着中联重科在管桩生产设备领域再添重要利器。

2025-06-30 标签: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超大型起重机助力2030年世界杯场馆建设

中联重科超大型起重机助力2030年世界杯场馆建设

烈日下的摩洛哥工地,中联重科ZCC9800W履带式起重机巨臂缓缓转动,将数百吨的钢结构精准吊装到位,助力2030年世界杯体育场馆拉巴特体育场建。

2025-06-27 标签: 中联重科
澳洲最高!中联重科ZT72J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叒交付海外

澳洲最高!中联重科ZT72J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叒交付海外

近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中联重科向当地客户交付了ZT72J超高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2025-06-27 标签: 中联重科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