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贵州、湖南、湖北……近来,连续的强降雨导致多省出现洪水灾情,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不同地区的抗灾新闻,却频频出现同一个主角,那就是——挖掘机。平日里在建筑工地上兢兢业业劳作的挖掘机,为什么会出现在抗洪救灾前线呢? 又是怎么开到抗洪救灾前线的呢?
救灾前线上的挖掘机,往往是清淤清障必不可少的设备,同时也能解救受困于洪水的群众。这些挖掘机通常是应急管理部门或救灾指挥中心从物资储备单位以及社会、企业、个人组织协调来的,开到前线其实需要一定的时间。
既然挖掘机在救灾中发挥着这样特别且重要的作用,对应急管理部门和救灾指挥中心来说,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安排工程机械抵达前线,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救灾的效果!应急救灾,抢的是时间,抢的是生命!
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基建的背景下,对于工程机械在应急救灾中的调度,小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现在,已经出现了那种把工程机械智能化管理做得非常全面且容易落地实施的产品提供商了,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捕捉工程机械工作状态、燃油消耗、位置轨迹以及工作姿态的数据,然后通过聪明的算法把数据“翻译”成市场需要的“信息”,从而解决工程机械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小编认为,基于物联网技术形成的“万机互联”网络在不久的未来就能实现。当“万机互联”成为现实,应急救灾部门就可以通过工程机械大数据平台掌握某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工程机械的状态和位置,根据就近原则,组织协调险情发生地附近空闲且状态良好的工程机械参与救灾。
工程机械所有方的联络人只需要通过手机就能响应应急管理部门的协调需求,甚至可以接收到救灾指挥中心为工程机械定制的路线,保证工程机械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险情发生地。
如此说来,“万机互联”将有利于完善应急救灾的机制。并且,一旦这种应急救灾协调方式获得成功,它就可以形成一套方法论,从工程机械领域推广到应急救灾的各个环节,甚至可能延伸到社会管理的不同方面。
以往,新基建只是新闻中的一个热词,或者政经意见领袖谈论的话题。而“万机互联”的设想,让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把日常生活场景和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而今天的设想,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德国慕尼黑当地时间4月8日,BICES 2025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BICES 2025)商务联谊会在慕尼黑展。
2025年4月7日,享誉全球的bauma 2025(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开幕。
为做好6月10-12日在澳门举办的第16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暨展览(简称国际基建论坛)的筹备工作,主办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与。
密尔沃基——CONEXPO-CON AGG,北美地区首屈一指的建筑贸易展,将于一年后的今天重返拉斯维加斯。
抢占前30席位,赢超燃礼遇超级队长 组团有礼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展会而是一张属于你的未来工程机械版图!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2025CI。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我国力争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
2025年4月7-13日,享誉全球的bauma 2025(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将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