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春意正浓。
今天是植树节,意义比以往更重要!
在占全球碳排放24%的中国向世界做出“碳中和”承诺时,我们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希望一起用心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今天种下绿色养护的种子,
明天还你一个更美的地球!
变暖
2021年3月,国际能源署表示,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连续数十年持续上升。
由于温室气体碳排放的大幅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影响我们的星球,2020年北极冰层缩至40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小面积,专家们指出,这表明,“我们星球的毁坏正如何大步推进”。
希望
面临共同的生存危机,全球各国共同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议》,提出本世纪中叶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该会议上郑重指出,“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随后,政府大力推行以“绿色”为代表的新发展理念,指导鼓励应用循环再用工艺,向低碳生产转型,要求资源节约化,文明生态化。
消碳
地球上的碳排放,通常用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方式来抵消吸收,以1棵树龄30年的冷杉为例,每年可吸收CO₂约111kg。这就是我们今天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城市绿化、保护森林的原因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加剧,植树造林吸收碳的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排放的速度,如果无休止的下去,人类的生存危机可能就在眼前。所以,减少碳排放,用低碳减排的方式为大自然减负更为迫切。
减碳
以道路为例,中国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城市道路的总里程已经是世界第一,建设道路所需要的砂石和沥青来自于大自然,每年这些道路还需要进行养护维修,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中国作为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政府明确要求降低交通、养护等行业的碳排放,这是道路从业者的机会,更是作为养护人的责任和担当。
江苏省沥青路面热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公路医生”就地热再生每施工1㎡,可比传统工艺减少CO₂排放11kg,相当于0.1棵树1年CO₂的吸收量,即种植了0.1棵树。如果热再生半幅三车道的道路,施工1公里,相当于植树1000棵。
施工1公里,相当于植树1000棵
绿色低碳养护方式的倡导者“公路医生”,已经持续20年研究应用道路材料循环再用的绿色生产方式。以2020年为例,不知不觉中,为地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3万吨,如果用冷杉树来吸收这些减少量的话,相当于植树95万棵一年的碳吸收量。
数据显示,与传统铣刨重铺工艺,“公路医生”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每年为世界减少的二氧化碳如下图:
携手
正如“公路医生”创始人施伟斌先生在不同场合呼吁的那样,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向子孙后代借来的!
我们忍心让“她”继续受破坏、被糟蹋吗?
近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天气异常、灾害不断,地球生病了..... 其实保护地球很简单,坚持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采用低碳环保的生产技术。
愿我们的道路管理者,养护者、设计者给绿色养护的种子留出足够成长的“土壤”,今天每一个对地球的微小善举,必将会得到传递和延续,最终汇聚成人类生存的福祉!
让我们一起携手,用低碳减排的方式,还子孙后代更美的星球!
交流会现场摘要12月8日,【创新无处不在苏港合作交流会暨2025年江苏省香港商会春茗—港企联谊聚会(无锡站)】在无锡举办。
全国香港商会会长联席会议1月21日,全国香港商会会长联席会议在南京玄武湖畔思享会会址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见证联盟成立1月21日,全国香港商会会长联席会议在南京思享会会址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席并见证全国香港商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先生出席并见证全国香港商会联合共识签署仪式梁振英主席与全国香港商会会长们在思享会会址前合影摘要11月21日,全国香。
▲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现场1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江苏大会堂隆重开幕。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世界的面貌。它们不仅在工业生产线上大放异彩,更在医疗、教育。
施伟斌董事长与成都新都区人民政府魏柯区长集团领导与考察团一行近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魏柯区长一行赴英达科技集团考察交流,此次考察。
施伟斌会长与魏柯区长互动交流施伟斌会长携会员单位与魏柯区长代表团一行合影近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魏柯区长一行赴宁开展蓉港两地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