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证券日报刊发文章《铁建重工迎“开门红” 高端定制装备打开业绩增长空间》,报道铁建重工科技创新实力和市场经营业绩。原文如下:
1月6日,一台开挖直径为7.6米的岩石隧道掘进机,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下线。据悉,这台掘进机即将出口斯里兰卡,参与该国的引水工程建设。
铁建重工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唐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直径双护盾岩石掘进机首次出口南亚市场,也是铁建重工2022年的出口首单。“随着国内‘两新一重’项目的陆续落地以及国外基础建设逐步复苏,公司高端定制装备将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高颜值定制装备迅速走红
资料显示,铁建重工是集地下施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大型企业,主要聚焦差异化、定制化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坚持只开发填补行业空白的产品,研制了超过50项全球、全国首台套装备,打造了掘进机、隧道装备、轨道系统三大成熟产业。
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工程师邵质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以出口斯里兰卡的岩石隧道掘进机为例介绍:“该装备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直径双护盾岩石掘进机,充分融合敞开式及双护盾掘进机设计经验,最终成功完成产品设计和制造,确保出口产品质量。”
除了定制产品的高品质,其高颜值也十分引人注目。《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岩石隧道掘进机的刀盘上涂装有斯里兰卡的国徽,一头威武的狮子手持宝剑,佐以红黄配色,格外醒目大气。
唐翔表示,公司自科创板上市以来,主动加速“资本、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加大了超大直径、智能机器人等项目的研发投入,通过资本赋能,公司产品产业正加速蝶变。
据介绍,公司盾构技术在尺寸极限上不断突破,成功研制了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陆续出厂14米、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巩固了国产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同时,这些高端定制装备产品颜值也各具特色,其中“锦绣号”盾构机刀盘涂装的“最萌”熊猫脸谱,“深江1号”盾构机刀盘喷绘“最猛”岭南醒狮。大国重器化身颜值担当,火速晋升网红产品。
科创实力奠定业绩基础
事实上,铁建重工大国重器火速出圈的背后,是企业坚持研发投入的必然结果。
2021年前三季度,铁建重工研发费用投入5.3亿元,同比增长43.84%,在营业收入中占比7.38%,这个数据远高于同行业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唐翔表示,近年来公司始终保持两个占比不变,即研发人员占比保持20%以上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达到5%以上。
在多年的研发沉淀和技术积累下,铁建重工已发展成全球领先的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大规模定制化企业,企业研发实力、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品牌影响力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做强地下工程装备产业的同时,铁建重工进一步锚定了数字化主攻方向,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开创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敏捷化、施工过程智能化、产品服务专业化新局面。
据介绍,目前铁建重工已建起智能互联装备协同管理平台,实现钻爆法隧道成套装备智能化,构建了盾构机九大智能控制系统,打造出一系列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为超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一位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铁建重工的科创实力为其业绩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产品定位于非标准化的高端定制路线且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传统工程机械行业周期对其影响较小,随着我国‘两新一重’项目的陆续落地,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本文来自证券日报)
新春开工大吉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蛇年新征程、新气象、新篇章。大年初八,铁建重工生产车间迅速吹响新春开工集结号。
近年,铁建重工把服务业务作为二次经营,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发展数智化服务与后市场增值业务,打造红衣天使服务品牌。
生产是铁建重工的基石,班组是企业最小的单元。一台台盾构机顺利出厂的幕后,是大批一线工匠扎根车间。
迎春送暖,携手同心。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铁建重工党政工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两节慰问系列活动,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央企楷模。
1月22日,总台央视《大国建造》第四季《城市脉动》第2集《产业图新》,聚焦铁建重工盾构机全产业链创新,看国产盾构机如何从跟跑、并跑到领。
1月22日,铁建重工党委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
1月19日,铁建重工2025年党建工作会、2025年工作会暨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