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中老铁路”为东南亚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2022-05-23 15:53:51


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270万人,极大地便利了沿线民众出行。发运货物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送货物290万吨,为沿线经济发展和区域共同繁荣铺设了“快车道”。(云南网 5月18日)

中老铁路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线路北起中国昆明市,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最终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市。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它承载着中老两国的友谊。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关键基建项目之一,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

可以看出,这条全长1000多公里以云南为支点的中老铁路,内联中国腹地、外接南亚东南亚,在过去的5个月里,它不负众望,将可喜的成绩单展现在世人眼前,呈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态势,这条钢铁巨龙驰于山水之间,腾于崇山峻岭,极大促进了区域发展,有力激活了沿线经济,彰显了发展新前景,正绽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中老铁路打通沿线民众脱贫致富的幸福路。“中老铁路”作为两国合作的标志项目,为沿线国家及其民众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机遇,对沿线民众来说,铁路的运营,沿线站点的设置,都带来了满满的商机,而今,中部地区的加盟,为这条铁路注入了更加澎湃的活力。

凭借运输时间短、物流成本低、安全性强、绿色环保等优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快速发展。基于此,中国与沿线各国将实现市场互联互通,促进旅游、贸易等产业快速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中老铁路也为扩大中国和东盟之间合作交流规模创造良好条件,在相互贸易中加深友谊,实现共赢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广州北车辆段 苏世远)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资讯

陕铁院高铁工程学院举办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5月6日—5月25日,陕铁院高铁工程学院举办寻找身边的美好主题摄影比赛。

2023-05-31

中铁二局四公司金甬铁路项目部工会 召开职工大会签订2022年《共保合同》

为切实保障项目职工合法权益和相关福利待遇,进一步推进项目幸福之家十个一建设,充分调动项目职工工作积极性,3月15日晚,中铁二局四公司。

2023-03-16

深学笃行悟精髓—秦州公路段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秦州公路段聚焦抓学习促提升,引导干部职工主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重要指示。

2023-03-16

驰骋在西北地区的“钢铁巨龙”——银兰高铁

10月8日上午,55202次检测列车从兰州新区站缓缓驶出,标志着银川至兰州高速铁路中卫至兰州段甘肃境内区段开始联调联试,线路正式进入开通倒。

2022-10-27

雅万高铁,共促东南亚发展

10月16日,雅万高铁全线箱梁架设全部完成,这意味着该高铁铺轨通道全面开通。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印尼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2022-10-27

深江高铁开工,为特区发展“锦上添花”

10月9日,深圳至江门高速铁路全线正式开工建设。深江高铁自深圳西丽站始,向西经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

2022-10-27

中铁建投广西鱼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支部热议二十大报告增干劲

广西柳州讯(杜晓宏)截止2022年10月24日,中铁建投广西鱼宜高速公路有限投资建设的梧州乐业高速公路(鱼峰至宜州段)所涉三市征迁工作相继。

2022-10-27

京唐铁路助力完善“轨道上的京津冀”

近日,京唐城际铁路五座新建高铁站,大厂站、香河站、宝坻站、玉田南站、唐山西站主体施工和站房装修已基本完成,为年内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

2022-10-27

已是霜降 公路保养正当时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随着气温持续走低,为提前做好冬季公路养护的准备工作。

2022-10-27

河北建工集团为省二建四分公司廊坊体训馆项目廉洁文化示范点授牌

10月25日,河北建工集团监督检查室副主任焦玉民、干事赵坤鹏一行到省二建四分公司廊坊体训馆项目督导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并授牌。

2022-10-27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