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党的二十大将隆重召开。徐工之所以有今天,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公众号本期起推出《喜迎二十大・徐工故事会》专栏,并将音频同步上线在喜马拉雅“徐工集团XCMG”官方账号,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收听。
期盼用我们的笔触和声音,向您满怀深情展现徐工传承红色基因的铿锵步伐,满怀自豪书写大国重器的创新故事,满怀自信讲述中国品牌的伟大梦想。
下面一起走入《喜迎二十大·徐工故事会》第一期:
前世今生:烽火硝烟中进击的“齿轮” ——华兴铁工厂沿革史音频:00:0008:59
“十六岁,我就到了华兴铁工厂,铆着劲儿,就是为了生产炮弹,解放全中国。”
华兴铁工厂旧址
曾经的华兴铁工厂旧址、如今的山东莒南县大店镇供销社院外,陈子玉老人颤抖着双手,一寸寸地摸过陈旧斑驳的院墙。70多年风霜雨雪,那个十六岁少年早已白雪满头,然时光如陈酿,让奋斗岁月生香。
如今已位居世界工程机械企业第三的徐工,正是诞生于这个红色工厂。
1.艰难泥淖中伸展的“徐工根”
彼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岁月,中华大地强敌环伺,在党发出的开展生产自救运动的号召下,华兴铁工厂(即徐工重型机械厂前身)在山东莒南县葫芦沟应运而生,于艰难泥淖中奋力生长,在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里伸展着的,是徐工的根。
四五把鎯头,三四把锉刀,一座小匠炉,一台手摇小钻床,一台四匹马力的小柴油机,便是厂子的全部家当。在各种条件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华兴人冒着生命危险,开始用最原始的方式试制手榴弹、地雷,全部都是手工操作,稍不留神就会引起爆炸。
原华兴铁工厂厂长史公约之子史金
随着战事蔓延,修理任务增多,工厂不仅要修理制造棉花机、纺纱机,还要为报社维修印刷机和打字机,没有车床怎么办?自己造!附近兵工厂淘来的旧床头、敌占区找到的钢轨改制床身、自制的铜瓦床腿和丝杠,华兴人拧着一根筋,硬是造出了工厂第一台手摇车床。
2. 铺盖“卷”出来的炮弹拉雷
1946年春,为迎击国民党王牌军对我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山东军区下达给“华兴”一项紧急任务:一个星期内完成800枚拉雷,只许提前,不准拖后。
地雷、拉雷、手榴弹、炮弹等军工产品生产场景
史公约厂长立即召开全厂动员大会,会场群情激昂,本着“坚决提前完成”的目标,工人们把铺盖卷儿搬到了车间,困了就眯瞪片刻,车间灯火通明,领导和工人一起昼夜奋战,没一个叫苦喊累。最终,仅用五天就超额完成任务,并连夜肩挑车拉送到了前线。
任务完成了,看着大家肿成“熟桃子”的眼睛,史公约厂长的眼圈儿也红了。而这,也仅仅是无数次生产任务的一次。炮火连天的声浪中,华兴铁工厂共生产了近万枚地雷和拉雷、万余枚手榴弹和3万余发六〇迫击炮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懈贡献。
原华兴铁工厂技术员、后任徐州重型工程机械厂党委书记邵式仁夫人韩锦秀
邵式仁夫人回忆中的生产场景里,没有苦,只有从沸腾热血中迸发出的甜。烽火中的华兴人,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一边坚持生产保证军需民用,一边组织游击队保卫群众和工厂,既是生产自救的“拓荒牛”,又是浴血奋战的“冲锋枪”。
手榴弹弹体浇筑场景
如今烽火消散,留下的黑白照片上,年轻的工人们正凝神浇筑手榴弹弹体,那样专注的生产场景,直到今日,依旧每日在徐工的车间中上演,当年硝烟弥漫中延绵不绝的,是徐工的魂。
3. 先填饱肚子,再挺起胸膛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
刚历经炮火淬炼的华兴铁工厂,再次临危受命,扛起了恢复生产的重任。在迁往徐州,与徐州实业公司铁工厂、徐州大力铁工厂合并后,发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昼夜奋战,成功试制出徐州第一台工作母机——35吨倾斜式冲床。
第一台工作母机——35吨倾斜式冲床
1955年,中央召开农具专业会议,全国掀起生产高潮,江苏省工业厅给工厂下达了11万部双轮双铧犁的生产任务,工厂为此开展了“产量翻番八番,成本降一半”的劳动生产竞赛,千余名工人吃住在厂,马不停蹄赶进度。
双轮双铧犁生产场景
“生产任务这么重,咱们不能拖后腿,还得当排头兵!”以掌家忠为首的锻工小组,打破常规,大胆进行革新改造,连续创造和改进工具及操作方法33项,设计制造了八套锻打模具,提高效率15倍。既勇敢又智慧的华兴人,最终提前半年,生产出了双轮双铧犁113000部,超额完成任务!
徐州农机厂生产的第一批新式农具
而今,这11万部双轮双铧犁的其中一部,就静静伫立在徐工展厅一角,无声诉说着那段鲜活往事,被岁月剥去锋利棱角的犁头,仿佛只需一抹春日朝阳,便可回到那年的田间地头,与骡马相伴,与农夫话闲。
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填饱了人民肚子的华兴铁工厂,又挥舞着钢铁之躯,接过中央分配的塔式起重机试制任务,进军工程机械主业。
第一台塔式起重机试制成功
三个多月昼夜未歇,徐州第一台塔式起重机试制成功,这台塔机身高32米、臂长20米,跟如今徐工许多大吨位的产品相比,堪称“迷你”,但就是这样一台塔式起重机,开启了徐工涉足工程机械产业的第一步。
60多年后的阿联酋迪拜,当徐工塔机在迪拜第一高楼前缓缓擎起巨臂,向世界展现其风采时,仿佛也在对当年那座小小的两吨塔式起重机垂头示意,先人,吾辈崛起!
建国初期的华兴铁工厂,于百废待兴中扛起了国家农业机械的生产任务,填饱了中国人民的肚子,又在工程机械开拓路上立下座座丰碑,挺起了中国机械的胸膛,方兴未艾中蓬勃着的,是徐工风骨。
自此,壮阔激昂的革命史诗化成了传承不绝的红色基因,流淌在每一个徐工人的骨血里,滚滚齿轮向前,巨兽轰鸣不息。
9月23日,备受行业瞩目的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盛大开幕。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军企业,此次展会。
在2025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产业投资、绿色矿产、科技创新等。
9月23日BICES 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徐工以绿焕新能·智赢未来为主题,携35款新能源整机与核心零部件产品阵容,连续第十七届赴BI。
北京展,今日火热开启!徐工XCT50G5-1HEV强势登场实力解码混动黑科技,节能更高效全球首款50吨级增程式混合动力起重机硬核实力一览无余。
2025年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 2025)于近日盛大开幕。
9月17-20日,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2025印尼雅加达国际矿业展盛大举行。徐工挖机以新能源规模化应用 + 本地化服务升级为双引擎,携XE215G。
北京展BICES 2025现场人声鼎沸徐工主舞台上一场特别的交付仪式吸睛全场当徐工机械总裁陆川郑重地将象征信任与品质的 金钥匙,递到天津客。
9月8日全国独有、世界一流长江军事主题文化区中山舰博物馆改造1200方顶板浇筑任务顺利完成此次浇筑项目为长江军事主题文化区-中山舰博物馆。
9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希望的田野上栏目将镜头对准湖北应城,报道了八台徐工XR720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在当地开展大。
人员远控舱内值守设备现场无人作业齐鲁巨港,碧波荡漾徐工远控港机设备集群高效运转启动、加速、转向、制动……操机手轻推操控手柄视线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