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中石化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和转型升级发展项目,1.1公里到3.1公里,这是“我”作为沿江化工企业与长江拉开的新“绿色”距离。
破解“化工围江”难题
1969年9月,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2348工程(巴陵石化前身)。1989年,巴陵石化动工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利用长江黄金水道航运优势,厂址选在长江岸线旁。目前产业链整体规模已达年产30万吨,成为国内己内酰胺生产大户之一。同时,一批围绕石油化工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化工企业进驻岳阳,形成“化工围江”局面。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首倡“守护好一江碧水”。2018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签订《关于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推进己内酰胺产业链战略合作。次年总投资139.5亿元的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转型升级发展项目重点工程,为解决“化工围江”难题作出了示范!
▲项目航拍图
“绿色巨人”协助“绿色施工”
近日在项目建设现场,己内酰胺装置A线萃取塔完成附塔管线及保温层、钢平台及劳动保护设备、电仪照明设备安装等“穿衣戴帽”工序,该萃取塔是己内酰胺建设项目首台完成“穿衣戴帽”吊装就位的大型设备,“穿衣戴帽”后总重102吨。
在这个关键设备的吊装上,自然需要靠得住的强力吊装。项目现场一直以来的得力悍将、绿色巨人——中联重科ZCC5200S承担了这一重任。
承担本次吊装任务的ZCC5200S来自南京同赢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是业内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专业工程服务公司,在石油化工、能源电力、交通基础等诸多领域拥有大型吊装工程作业的丰富经验。
截至7月上旬,该项目建设完成整体进度近60%,进展顺利。据悉搬迁升级后产能由原来的30万吨提升到60万吨,产能实现翻番后,能耗、物耗降低,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外排废水可降低73%,COD降低67%。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三湘儿女一定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7月13日,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我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历时15年的建设正式合龙。
稻浪起伏,阵阵飘香,眼下,湖南双抢大幕已经拉开。近日,株洲淦田镇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农机技能比武,中联重科多款水田农机装备驰骋田间。
000H7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的风电机组安装现场,在不需要辅助吊车帮助的情况下,智能一键自主起臂和自适应伸缩,成功将风机吊装到位,再次。
近日,中联重科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ZAT40000H7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的风电机组安装现场,在不需要辅助吊车帮助的情况下,智。
近日,在利比亚海边房建项目的工地上,咸湿的海风裹着热浪涌来;钢筋水泥建筑的城市中,一抹耀眼的极光绿为这酷热的夏日工地带来了一丝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