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松波25日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公路网规划》通过优化一批、新增一批、扩能一批国家公路路线,将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新的《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5年,中国国家公路网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
王松波强调,路网建成后主要体现出五个“更加”。一是服务更加便捷。二是空间联系更加高效。三是支撑新发展格局更加有力。四是安全保障更加可靠。五是衔接融合更加顺畅。
中信证券表示,从短期看,今年1-5月,道路运输业投资相对不景气,《规划》出台有利于加快其投资修复。1-5月,总体基建投资增速为8.2%,其中,电热燃水、交通仓储、水利市政三大类投资增速分别为11.5%、6.9%、7.9%,作为交通仓储的子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仅为-0.3%,成为基建中落后的分项。“十三五”期间,公路建设投资占GDP的比重约2.4%,其中政府投资占比约36%,我们测算2021年道路运输业投资约4.8万亿元。基建是当前稳增长最为重要、最占主动的抓手,从6月PMI看,道路运输PMI已回归55%以上,预计3季度公路建设投资由拖累转为拉动,有望明显强化基建稳增长的效果。
从中长期看,我国物流成本相对GDP占比偏高,公路网的提质畅通有助于缩小其与国际水平差距,助力双循环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2021年,我国物流成本相对于GDP的比率为14.6%,相对发达国家10%以下的水平较高。这当中既有我国地理特点、平均运距较长等客观原因,也有公路主通道不足、城市群网络化程度不高、路网覆盖深度不充分、公铁水联运不畅通等可改进的原因。此外,从更加不确定的国际形势看,为确保极端条件下的供应链畅通,公路网还需要适度扩容,进行战略性备份,增设服务战略物资配送的通道设施。可以说,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并非产能过剩,而是距离国内大循环、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还有较大差距,未来交通、物流、仓储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首创证券表示,供给端: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约46.1万公里,由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普通国道网组成,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含远景展望线约0.8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截至2021年底,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2.4万公里、在建约1万公里、待建约2.8万公里,分别占77%、6%和17%;普通国道目前一级公路约5.9万公里、二级公路约15.6万公里、三级公路约4.7万公里、四级公路约2.2万公里、等外及无路路段约1.5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约为72%、三级和四级公路占比约为23%,等外及无路路段占比约为5%。
需求端:公路货运暂受疫情影响,尚在恢复阶段,其他交通方式替代叠加疫情影响导致公路客运数据逐年下滑。货运方面,受疫情影响导致2020年以来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公路货运周转量双下滑,但是未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散去以及随着制造业、服务业的强劲复苏,公路货运将得到长足发展;客运方面,受疫情影响以及其他客运方式替代作用导致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公路旅客周转率逐年下降。其他客运方式中,铁路客运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时间因素、地理因素等,其中高铁客运对于公路客运的影响最大;民航客运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低票价的分流效应。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收费高速公路REITS项目。《规划》指出要改革创新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强化资金保障能力,落实事权支出责任,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公路建设。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鼓励在高速公路领域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形成存量资产与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调整收费公路政策,适时修订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促进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关注快递物流“两进一出”项目。《规划》指出要依托国家公路网发展通道经济,注重与沿线旅游、制造、物流、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据海关数据整理,2025年1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49 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 1%,其中:进口额1 96亿美元,同比下降2 86%;出口额47 27。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2月当月销售各类平地机635台,同比增长25 2%,其中国内销量112台,同比增长62 3%;出口量523台,同比增。
平地机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平地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1月当月销售各类平地机698台,同比增长22%,其中国内销量114台,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