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潍柴动力研发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商业化柴油机和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4.16%商业化天然气发动机震撼发布,多家权威研究机构、行业机构及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商业化内燃机科技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同属山东重工集团旗下企业,作为集团协同研发的同行者,中国重汽将成为全球首个搭载潍柴热效率52.28%柴油机和54.16%天然气发动机商用车企业,再次在商用车行业成功演绎“1+1>2”的大协同格局。
内燃机研发道路上 跑出中国加速度
1897年,世界首台柴油机于德国诞生,而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生产的柴油机直到1932年才得以问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是柴油机领域的模仿者和追赶者。经过数十年的耕耘与创新,中国柴油机技术终于步入快车道,积累起雄厚的研发实力,并终于在125年后的今天,成为全球柴油机领域多项核心科技的领航者。
潍柴动力于2020年9月、2022年1月、2022年11月分别发布本体热效率为50.23%、51.09%、52.28%的柴油机,每次均突破全球商业化柴油机的本体热效率之最,三年“三级跳”,连续三次实现了高效动力天花板的突破。
本体热效率52.28%商业化柴油机和本体热效率54.16%商业化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布,已经是潍柴动力在三年内第三次刷新该技术领域的全球纪录。每一次极限的突破,都离不开研发团队的励精笃行、踔厉奋发。此次热效率的突破,潍柴研发团队逐一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柴油机申报162项,授权124项,天然气发动机申报165项,授权135项。本次柴油机和燃气机本体热效率之最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内燃机研发已迈入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符合“双碳”战略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彰显了民族品牌的使命与担当。
以科技为引领 赋能经济价值
发动机的本体热效率代表着燃料能量转化为有效输出功的比例,即每一滴油经过燃烧最终有多少能够转化为车辆前行的动力。潍柴之前的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较行业平均节油8%,此次发布的全球首款热效率52.28%柴油机,节油再突破,较行业平均节油12%,节油性能再提升4%,具备更高的经济性。从赋能卡友高价值运营的层面上,这正是发动机本体热效率突破的意义所在。
近年来,作为同属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企业,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始终贯彻协同研发、资源共享,潍柴发动机与中国重汽的全系整车产品实现了最优匹配。潍柴发动机+中国重汽自研的第七代S-AMT16变速箱+曼技术车桥组成的无极S动力链,可轻松实现一体化完美匹配。潍柴高热效率柴油机可节油12%,传动效率超99.8%的第七代S-AMT16变速箱可节油3%,国内唯一自带油滤器的曼技术车桥节油0.5%,整车综合传动效率可高达93%,新一代的高热效率柴油机使得无极S动力链综合节油达到15.5%,极大提升了车辆运营的收益,让科技创新切实造福卡友。
在自主品牌越来越能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今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长青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通过持续的协同研发,树立起全球内燃机和商用车的新标杆,演绎了商用车行业“1+1>2”的奇迹,进一步助推汽车强国梦,让更多的中国智造登上世界舞台。
为进一步将文化力量注入生产一线,生动展现青年职工挺膺担当、砥砺奋发的精神风貌,8月28日至29日,中国重汽集团团委组织开展文化服务到一。
在重卡行业的技术赛道上,风阻优化始终是各大品牌竞相攻克的技术难点。2023年,黄河X7挑战吉尼斯,轰动行业。
在重卡江湖,有一个凭实力改写规则的名字——黄河重卡,它的每一次革新,都能在行业里激起千层浪。
当物流行业的竞争焦点从跑量转向提质,运输人对好车的期待早已超越能跑就行——他们需要的是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好的驾驶体验,让每一趟出发。
还记得那位风雨践诺19年坚持偿还乡亲近百万欠款的信义老农陈廷海吗?最近他收到一份特别的暖心礼物一辆崭新的中国重汽轻卡!图片来源:人民。
1960年4月15日,济南汽车制造厂内一声轰鸣,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型8吨载货汽车破茧而出,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