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人民日报》要闻2版以《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市场信心强 企业干劲足》为题,报道2023开局之年,各类经营主体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全力促发展,实干开新局,其中“制造业企业补链强链”一节重点聚焦中联重科。以下是报道节选。
▲《人民日报》报道
走进位于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智造园区,工业机器人忙碌作业,无人搬运车穿梭往来,备料车间13条生产线马力全开,为整个园区的生产作业准备材料——厚度从3毫米到80毫米不等的钢板,被源源不断地送至加工工位。被赋予用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激光二维码后,切割成型的钢板会经过自动折弯机完成自动折弯、自动检测和自动校准,再被机器人分拣到不同的托盘里,通过无人搬运车配送到焊接工作站,进入后续生产环节。
▲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备料车间
“行情好,信心足,全员上下正加班加点忙生产。”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总经理袁野告诉记者,为了满足一季度持续增长的海内外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到腊月二十九才停工,正月初四即陆续复工,“不到3天,到岗率就达95%。”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就对市场前景做了分析,组织开展上下游供应商会议,为开年的生产做足准备。”袁野说,仅是零部件备货一项,就制定了三级保供方案——供应商企业所在地备货、产业城周边仓储基地备货、企业生产厂区仓储备货,甚至车间与车间之间的空地,还暂存了准备随时动用的新零件。
中大型挖掘机装配车间里,车间主任苏强正密切关注着两条生产线。122个工位上,150余名工人和智能制造工程师各司其职,完成生产线上最后的装配环节。“单条生产线每2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中大型挖掘机,随着生产线调试的推进,单台产品下线时间会进一步缩短至12分钟,全厂可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苏强说。
龙头企业“领跑”,链上企业“跟跑”。在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带动下,其20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也迅速爬坡扩产。1月刚过,绝大部分企业就已进入满负荷生产阶段,每天数十辆卡车进入园区,来自各配套厂商的关键重大物资第一时间抵达产线前端,确保生产计划如期完成。
产品生产提速,新产品新工艺加速落地。开年以来,为推进新项目实施,中联重科与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协同持续加深,部分配套厂商甚至直接进驻企业,开展联合开发调试,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目前,工程机械领域更新换代的需求陆续释放。刚进入2月,来企业参观的客商就达30多批次。”中联重科副总裁王永祥连连说,“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狭窄乡镇道路通行困难、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噪音扰民限制施工时间、复杂路况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燃油搅拌车面临诸多挑战,中联重科全新推出。
近日,在济南黄河大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多台中联重科泵车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设备涵盖70米、63米。
8月26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率队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考察访问,并出席由宽城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
8月27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一行到中联智慧产业城考察交流,湖南省副省长王俊寿等陪同考察。
8月27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率队赴北京中国华能总部访问华能煤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能总工程师,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银龙举行座谈。
8月25日,《证券时报》头版刊发《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文章,以中联重科打造的行业首个绿色智慧工地为典型案例,展。
近日,作为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出海的明星产品,50吨级挖掘机ZE500G以卓越性能征服西班牙客户,成功实现交付。
2025年8月18日,中联重科与韩国大宇建设(Daewoo E&C)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深化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合作达成共识。
2025年8月18日,中联重科与韩国大宇建设(Daewoo E&C)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深化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合作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