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重汽在位于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南翼的莱芜区开工建设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该项目是中国重汽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系列要求的重大工程,也是济南市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支撑。
2020年,中国重汽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9个月的时间里,抢进度、抓质量,高水平建设完成38万平方米车间,并于11月18日正式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新重汽速度”。
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涵盖车架生产、车身冲压、焊装、涂装、整车装配等,生产工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信息化建设包括 MES与物流管理平台项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和机房与网络建设四项,涵盖整个园区数字化核心内容。
与此同时,基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及应用环境变化,中国重汽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要求,快速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完全自主开发的全系列电驱桥技术和混动系统技术等为核心,中国重汽全面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多技术路径全面发力新能源。
为保证新能源技术快速取得突破发展,中国重汽不断加大对清洁技术的研发投入,仅2022年,清洁技术研发费用投入就达到近3亿元,豪沃纯电系列、混动系列等产品快速上场,丰富了中国重汽的产品布局,加速构建起中国重汽完整的纯电科技生态体系。中国重汽清洁能源技术数量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在2020年19个、2021年46个的基础上,2022年,中国重汽获得清洁技术193个,新能源技术取得突破发展。
加快智能网联项目建设,加速构建中国重汽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体系,积极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杆,中国重汽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作用,联合全球数百个创新点,集中整车整机产能和供应链,努力打造全球制造业最具效率、成本、创新等优势的顶级创新转化高地。
为进一步将文化力量注入生产一线,生动展现青年职工挺膺担当、砥砺奋发的精神风貌,8月28日至29日,中国重汽集团团委组织开展文化服务到一。
在重卡行业的技术赛道上,风阻优化始终是各大品牌竞相攻克的技术难点。2023年,黄河X7挑战吉尼斯,轰动行业。
在重卡江湖,有一个凭实力改写规则的名字——黄河重卡,它的每一次革新,都能在行业里激起千层浪。
当物流行业的竞争焦点从跑量转向提质,运输人对好车的期待早已超越能跑就行——他们需要的是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好的驾驶体验,让每一趟出发。
还记得那位风雨践诺19年坚持偿还乡亲近百万欠款的信义老农陈廷海吗?最近他收到一份特别的暖心礼物一辆崭新的中国重汽轻卡!图片来源:人民。
1960年4月15日,济南汽车制造厂内一声轰鸣,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型8吨载货汽车破茧而出,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