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秦岭站主体建筑是中国南极建站史上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仅用2个月左右建成。其中,柳工设备作为主力,高效助力这个奇迹的实现。连日来,新华社、央视《朝闻天下》等多家主流媒体,慧聪工程机械网等行业媒体聚焦柳工设备参建秦岭站。
新华社
《第40次南极考察 | 国产工程机械助建南极秦岭站》
点击观看视频
目前,在中国南极秦岭站共有34台车辆机械设备,其中柳工设备就有22台。为应对南极的低温环境,柳工特意增加了为设备采暖装置,并增加低温启动功能,对整机的操控性也进行了提升。此外,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此次参建的柳工设备大多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对后处理排放进行了优化,纯电动柳工高空作业平台绿色环保,作业过程中零碳排放。
新华社
《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回顾》
2024年1月4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在安装主楼钢结构。2月7日,南纬74度56分,东经163度42分,南极大陆的新地标——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秦岭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将填补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秦岭站以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命名。新站主体造型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主体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为中国现有考察站里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
央视新闻中的柳工身影
《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
《新闻30分》《午夜新闻》等
新华社
《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
2012-2024
中国南极秦岭站建站全纪录
点击观看视频
2012年第29次南极科考队正式开展新站勘察选址工作,2017年柳工三台设备作为先遣队上岛,到2024年,柳工22台设备助力,南极大陆的新地标——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开站。
从2014年首次登陆南极中山站至今,柳工设备的身影遍布中山站、长城站、雪龙船,保障极地科考工作顺利开展。柳工还致力于与中国极地中心共建极地工程机械设备保障体系,并依托工程机械行业唯一的中国极地科考工程机械实验室,在机械设备保障人才的交流与培训、研发极地特殊环境工程机械设备项目和共建极地特殊环境机械设备实验平台等方面不断展开合作,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贡献了应有力量。
施工困境 柳工破局近日,云南一工厂施工现场陷入了难题。工厂要搭建一组超50米作业高度的钢结构,施工方先是找了4桥底盘起重机。
7月9日,2025飞书无限大会盛大启幕。作为先进制造企业代表,柳工受邀参会,凭借 5G 远程遥控技术与全球化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大会焦点。
在云贵高原的褶皱里,隐藏着一家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家族石场。老板陈总站在布满风化岩的山坡上,望着工地上轰鸣的破碎锤和穿梭的运输车。
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公布2025年企业ESG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名单,柳工凭借《智慧赋能绿色转型,构建制造新范式》的卓越实践成功。
近日,由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专家担任项目负责人,国内相关单位专家共同参与修订的ISO 14655《预应力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