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12月23日,中国铁建在京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黄昌富作中国铁建科技创新工作报告;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陈志明主持大会。中国铁建在京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赵晖作经验交流
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在会上作了题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好大国重器排头兵》的经验交流发言。
赵晖表示,铁建重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铁建决策部署,对标世界一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绿色工厂,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连续两年获评“科改示范企业”标杆企业,2家子公司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位列全球隧道工程装备制造商第1、中国工程机械专业化制造商第1。
一、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一是顶层规划宏伟蓝图。2017年,铁建重工提出并实施“两型三化九力”战略,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2024年,形成了“一定五新,六化六高”中长期发展战略。建设中国铁建高端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做强“十位一体”创新平台。二是优化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实施“4阶段10环节4个质量门31类文档”的差异化高端装备精细研发管理模式。构建创造、运用、保护、转化、管理“五位一体”知识产权体系。三是完善人才引育激励机制。建立“在册”+“在线”人才引进机制,和“专项培养+院士讲堂+线上平台+实训基地+产研结合”等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实施“1+N”科技激励机制,持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驱动力。
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研发楼
二、大力发展战新产业
一是积极拓展“3+N”战新产业。在稳固掘进机、特种装备和轨道交通设备核心产业基础上,积极拓展矿山装备、高端农机、应急救援装备等战新产业。二是打造具有话语权的高端装备。研制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等100多台全球/国内首台重大装备,成功应用于200余项国内外重大工程。三是打通“卡脖子”难题最后一公里。成功研制直径3米至8.61米全系列掘进机主轴承、系列化凿岩机、弹性夹、辊轮等关键零部件并进行产业化推广。四是服务全球大基建。坚定实施“海外优先”战略,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16.64米)盾构机“江海号”在铁建重工下线
三、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
一是提出数智化转型总体思路。提出“研发设计数字化、制造智能化、产品机器人化、服务数智化、管理智慧化”总体思路,实现企业各方面降本、提质、增效。二是全面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围绕数字主线,构建研发设计数字化体系;打造“刚柔配合、软硬耦合、虚实融合、内外结合”的新生产模式;打造各板块特种机器人;研发数字孪生系统,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及时在线的设备与施工服务;打造企业智慧大脑,实现各业务前后端穿透式管理。
深化创新筑基石,战新未来谱华章。在中国铁建的正确领导下,铁建重工将坚决扛牢使命责任,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锚定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大国重器,致力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实干实绩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7月20日,总台央视(CCTV1)《非遗里的中国》聚焦铁建重工大国重器盾构机主轴承。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中国铁建携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高端装备及基建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为积极响应国家粉尘治理相关法规,铁建重工针对地下矿山湿喷支护场景,推出UPS-20J(C)矿用混凝土喷射车升级版。
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亮相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官方宣传片7月8日,第十二届高速铁路大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
7月9日,由铁建重工与水电十四局联合打造的敞开式TBM江汉武当号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下线。
7月9日,铁建重工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谭光勇带队赴楚湘建工开展学习交流,楚湘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瑞虎热情接见并出席参观交流。
7月4日,由铁建重工、铁四院、中铁二十局和北京深林开物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三圆组合管幕机鹿城号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三产业园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