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全力推动“安全、智能、绿色、高效”一流矿山建设,并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果,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
2024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社记者到内蒙古公司所属南露天煤矿进行实地探访,并重点了解了该矿已落地运行的无人驾驶矿卡运行情况。截至目前,已有45台易控智驾技术赋能的无人驾驶矿卡在南露天矿落地运行,更创下单日最高产量7.5万立方米的纪录。
2024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第四版面正式刊发了题为《破旧立新,矿用卡车引领绿色转型新篇章》的专题报道。现将此篇报道的全文予以展示,以供广大读者阅读、分享。
矿道如层层梯田,一辆辆满载煤炭的重型矿用卡车往来穿梭。这里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的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
生产指挥中心内,矿长曹宝玉紧盯大屏幕上闪烁变化的产量数字。
这几年,有两件事,曹宝玉始终在琢磨。一件是稳产稳供,“冬季保供任务重,占全年2000万吨产能的一多半。”另一件是绿色转型,“推进‘双碳’工作,改革从何入手?”对南露天煤矿这样的传统能源企业来说,急不得,却也慢不得。
南露天煤矿有上百辆燃油卡车,油耗大、排放多——一场绿色转型调研会上,矿领导班子成员把目光聚焦到矿卡。
“矿卡运输环节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60%以上,干脆全换!”
“全部替换,费用难以估量。”
“换成新能源矿卡,适配性未知,会不会耽误生产?”
…………
怎么换,大家看法不一。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回想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叮嘱,曹宝玉有了主意,“试试‘以电代油’‘以氢替油’,研发新矿卡,逐步替换旧矿卡。”
“既要载货多,又要低碳高效,人家说没这技术和设备。”副矿长李忠飞出去打听一大圈,也没找到合适的新矿卡。
“那咱就按需求,找高校找企业,合作研发。”曹宝玉下定决心,先后与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对接,组成“产学研”联合体,通过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实现改造提升。
没有现成设备,就拿旧矿卡改造试验。从换电矿卡到充电矿卡,再到百吨级氢电混动矿用自卸车……一辆辆不同型号的新能源矿卡,相继投入运行。
地表土方剥离作业区,数十台矿卡发出阵阵轰鸣声。视线拉近,驾驶室内竟空无一人。这是今年8月投用的一批无人驾驶矿卡。
“采用增程动力系统,节油率达20%至30%。”曹宝玉向记者细数优点,“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而且人员远离作业区,提升了生产安全性。”
换上新矿卡,随之而来的还有新问题。
矿区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极易造成车斗货物冻粘。
“旧矿卡能通过废气加热车斗解决,可新矿卡压根不排废气,咋解决?”眼瞅着气温不断下降,科创部主任赵红伟有些焦急。
奔着解决问题,总工程师王博等与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研发队伍。反复比较试验,终于找到办法:将车斗改为圆弧形,并在底部加装耐磨钢块,可有效解决严寒下的冻粘问题。
目前,南露天煤矿已更新68台各类新矿卡,占全部矿卡的40.2%,每年可节省燃油1.28万吨,减少碳排放3.98万吨,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
“看到咱用新矿卡带来红利,周边煤矿也在效仿哩。”曹宝玉说。
矿山无人驾驶运输作业现场
2025年8月6日,维特根中国廊坊工厂三期扩建项目开业庆典隆重举行。专程访华的维特根集团CEO Dr Volker Knickel。
7月30日,公司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
沙暴来袭,闯入新疆「库木塔格沙海」电动叉车遭受窒息式沙尘围攻行业首次把电动叉车开进沙暴中心接受3小时防尘考验直击充电口、覆盖件缝隙。
在全球港口行业加速迈向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海斯特美科斯在近日迎来历史性时刻——锂电正面吊正式交付港口码头行业用户!这不仅标志着美科斯。
赓续文化传承、展望未来发展。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8月7日。
日前,在潍柴滨海产业园,潍柴2600kW集装箱高压发电机组240小时测试圆满成功(20小时超负荷运行,220小时满负荷运行,100次起动及0-100%突。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正式公示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徐工以3项首台(套)装备12项两新技术产品的亮眼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