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59米。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二次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
“铁建红”党员先锋队闻令而动
在铁建重工党委领导下,铁建重工西藏公司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技术、服务人员构成的抗震救灾党员先锋队,他们带着使命与责任,火速奔赴震区前线。
在西藏高原的凛冽寒风中,在零下20度的极寒之中,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震救援行动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1月8日深夜出发,党员先锋队带着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顺利抵达震中,他们不顾旅途疲惫,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设备调试工作中。
经过一夜的不懈努力,高原空间站成功启动并投入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和救援队伍提供了宝贵的生命支持与应急保障。
铁建重工高原空间站驰援地震灾区
“重工神器”助力高原抗震救援
这台由铁建重工西藏公司与中国安能西藏公司联手打造的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借鉴飞机客舱的先进运行原理,通过科学调节内部气压和氧分压,配合高效的制供氧系统,成功模拟出低海拔地区的气压与氧气含量,有效缓解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同时,方舱内置发电机组与绿色储能装置,确保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即使在偏远无电的环境下也能持续运行。
高原空间站现场吊装
高原空间站钢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防等级高达9度,全厚保温围护更能抵御零下40℃的极端低温,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屏障,能成功应对高原地区特有的低压缺氧、电力短缺、余震不断以及极端寒冷等挑战。
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不仅能够增加人体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缓解低氧症状,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疲劳恢复,成为高原地震应急救援中的一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抗震救援人员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工作条件,更为受灾群众提供了急需的临时避难所和医疗救助空间。
“铁建红”党员先锋队员和灾区小朋友在一起
“山海情牵,同心抗震”,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中,铁建重工高原空间站以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展现了科技创新在应急救援中的特殊价值与责任担当。我们坚信,在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定日县将早日重建家园,灾区人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7月9日,铁建重工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谭光勇带队赴楚湘建工开展学习交流,楚湘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瑞虎热情接见并出席参观交流。
7月4日,由铁建重工、铁四院、中铁二十局和北京深林开物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三圆组合管幕机鹿城号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三产业园下线。
6月30日,铁建重工在集团总部报告厅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动员激励广。
6月27日,新建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以下简称渝黔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全线57组高速道岔由铁建重工道岔分公司提供。
6月24日,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津与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越南总理范明政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合作等事宜进行友。
6月23日,总台央视(CCTV4)《走遍中国》聚焦铁建重工,走进大国工匠工程师团队,感受他们敢于领先、致力超越的勇气,见证遁地巨龙铸就大国。
6月23日,铁建重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三期)暨2025年第8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近日,铁建重工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和检验机构双重资质扩项及复评审,新增了国内唯一具有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
6月20日,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到联系点单位道岔分公司开展联系点进点调研、理论宣讲并讲授专题党课,铁建重工精细化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