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电话、传真和邮件的反复沟通与确认,只需要在电脑上键入相关信息,“一键下单”,一笔几千吨的钢材交易就完成了,你能想象吗?
8月15日,三一与湘钢通过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实现的第1000笔钢材采购订单完成交付,三一打造深度协同型供应链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EDI实现供需双方信息共享
EDI就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将订单、物流、库存及付款等业务单据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
商务制造总部副总监袁春燕介绍,EDI打通后,双方在供应链端实现了数据共享,“排产、库存、发货、甚至发票等都能在GSP上实时查询,不再需要打电话催单”。
2018年8月,三一与湘钢启动了EDI试点,截至当日,双方已完成1000次线上采购,交易钢材约59万吨。“整体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双方都很满意”。
据悉,年内,三一还将与宝钢,衡阳华菱,力士乐等7家供应商展开EDI深度协同。
数字化将人力解放出来
为提升工作效率,按照集团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近年来,商务总部加大了数字化改革力度,对整个流程进行了深层次的信息化改造。
前不久,三一集团与京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电子商务新格局。目前,公司的办公文具、劳保用品、IT类物资等零星物资采购已陆续整合至线上平台。
去年11月21日,三一GSP诞生了第一单完全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签署耗时仅2分钟,至今已有94%的供应商使用了电子签章,累计签订9128份。
袁春燕说,数字化将人从低附加值工作解放出来,不仅减少了错误,还降低了纸张打印和文档检索成本,让我们更专注价值与效益。
“数字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通信语言’,这也是未来公司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
暑气蒸腾,盛夏已至,在物流、港口、钢铁、冶金等高温作业场景中,电动叉车普遍面临严峻挑战:电机和电控系统因长时间高温运行易引发过热保。
7月29日-30日,三一重卡召开电动化供应商服务大会,携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绿控传动、朗高电机、汇川电控、三环车桥、方盛车桥。
7月30日至8月2日,三一集团2025年电智产品和绿色成套设备规划评审及重工研发半年度会议在张家界琵琶溪宾馆成功举办。
储能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三一作为最早为储能集装箱定制吊装方案的企业,凭借高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高舒适成为储能行业的首选。
8月4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半年经济微观察特别报道中,深度聚焦三一集团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斐然成效,三一新能源重卡以卓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