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傍晚,一则关于地方债额度有望提前下发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关注。
有媒体报道称,“监管部门已下发文件,要求地方报送2020年重大专项债项目资金需求情况”。该报道还表示,“文件称,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今年将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对此,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这不是新的政策。可提前使用明年的地方债额度,早在去年的人大常委会上就已经授权给国务院。在今年一般债与专项债额度已经耗用超过90%的情况下,国务院运用这一权限在情理中。”
记者也注意到,这不是第一次提前下达地方债新增限额。曾在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在201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之前,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
李奇霖还指出,短期该政策对债券等避险资产会形成情绪上的压制,但实际的落地效果要谨慎看待。虽然从最高规模上来讲,今年四季度可提前使用的额度最高可以达到1.85万亿元,但实际需求要看地方政府的申请意愿。在隐性债务的约束与终身追责要求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地方扩基建的积极性依然不高。
他还透露,从他们调研得到的反馈来看,部分地方除了资金缺口外,实际还面临有效且可行的项目缺乏等问题。
不过,江海证券有分析师认为,政策进一步加码,利好基建,未来经济企稳的可能性在加大。
该分析师指出,今年1~6月基建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4%以上水平,7月基建投资下滑至3.8%,一直以来基建投资尚未完全发力,而限制基建完全发力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资金问题。从上半年来看,政府性基金和表内贷款对基建的支持力度较小,而专项债对基建资金的贡献明显提升。
来自江海证券统计数据也显示,2019年新增一般债和专项债限额分别为0.93万亿元和2.15万亿元,截至8月底,新增专项债额度已使用1.91万亿元,占比高达88.7%,新增一般债额度已使用比例超过90%。
“这意味着年内后续基建项目资金的补充力度较弱。”因此在该分析师看来,年内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将有利于补充基建项目资金,利好基建投资,未来经济企稳的可能性在加大。(本文来自中国经营报)
2025年7月15日,马来西亚征阳重工总裁、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副总秘书兼国际贸易组主任戴良麟,征阳集团中国事业部首席代表明双一行到访中国。
2025 年7月15日上午9 时,2025 中国 — 东盟国际工业博览会(广西)(以下简称工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盛大召开。
7月12日,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倒计时73天之际,BICES 2025江西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
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将于9月23—26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苏州亚太精睿传。
2025年9月3日至5日,备受瞩目的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第三届东南亚分展)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实达。
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将于9月23—26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本届展会以高端绿色。
2025年7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秘书长吴培国、副秘书长吕莹、国际展览部主任李云生一起走访了北京中非友好经贸发。
主题为高端绿色 智慧未来的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将于9月23—26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