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国首条下穿运营高速铁路的大直径盾构隧道苏州市桐泾路隧道上,“姑苏号”盾构机顺利完成接收,承担这一吊装重任的正是三一SCC4000A-2履带起重机。
桐泾路是苏州十年来一直想打通的“断头路”。道路下穿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沪宁城际高铁,最小行车间距3分钟。地上,是苏州市4A景区山塘古街、著名的万顺楼、报恩禅寺等古建。项目建设标准高,施工难度大。
项目经理张文明介绍道:“此次下穿沪宁高铁桥梁,采用的是直径13.25米大断面泥水盾构,在此之前,国内下穿高铁桥梁采用的都是直径约6米的盾构,这直径一下增加了两倍多,没有施工经验可以借鉴。”
“根据铁路局的要求,沉降量必须控制在2毫米以内,且梁下作业空间仅有4米。穿越期间,如果发生超过一丝一毫的沉降,都会造成整个高铁国铁网非正常停车,损失无法估量,国内外均无类似工程成功案例。”
盾构机相当于一台超级智能机器人,刀盘切削的土体经冲刷落入开挖仓底部,再经搅拌器以及泥水循环,泵送至地面泥水分离场进行沉淀或筛分处理。推进油缸每前进2米,停止,进入拼装模式,依次循环,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隧道。
工程建设条件复杂,控制要求高,隧道形成后,要想将这台盾构机吊出也并非易事,这对盾构机的吊装设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驾驶三一的SCC4000A-2驾驶员尹师傅说:“这次使用的盾构机长达80米,总重量超过2000吨。出井时需要将盾构机先解体,因为井口宽度有限,290多吨的盾构刀盘也需要拆解吊出,台车部分需要分块吊出,其中部分结构重达130吨。这台车(SCC4000A-2)吊载性能很好,操作起来回转比较稳定,精确性也很好,在狭窄的施工环境里给了很大的安全保障。”
桐泾路隧道工程建成后,从桐泾路可直达永方路,比绕行节约20分钟时间,同时将打通南北片区交通联系,对改善苏州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提升苏州城市能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月25日,一队带着对电动化极高热情的客户走进宁乡三一起重机试验场,近距离体验了三一新款50吨增程式电动起重机STC500C5BEV。
7月26日-27日,三一应急侠项目首场进阶培训在三一重机昆山园区开展。该项目由三一基金会联合三一集团安委会。
谁说硬汉没有亲和力?谁说卡车不懂情绪?「三一重卡Q版表情包」正式上线!16款精心设计的动态表情解锁三一重卡的多面形态日常聊天,点亮。
《绿色快递零碳宣言》以全球视野和创新科技为引领,秉持零碳运营理念,强化快递干线运输效能,打造优质、高效、智能、安全的物流方案,连接。
说到电动起重机,很多人下意识是能省多少油?省的油钱多久能补回增加的购机成本。但对张杰这样的电车老玩家来说,却有着更深的思考。
元旦深夜,刺耳的电话铃声划破宁静——200公里外工地设备突发故障。窗外暴雪封路,舒奔却已利落地收拾好工具。
吕岳磊 国际服务帮扶经理只要客户需要,我们的‘北京时间’可以永远是‘服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