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港东山港区城垵作业区的太阳海缆码头工程中,厦门盛宁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STC500C5-8插电起重机负责钢结构吊装、材料运输等工作,灵活补位,干得热火朝天。
看着设备忙碌的身影,厦门盛宁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设备主管兰孝宗感触颇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认为插电起重机非常适合在码头作业。
“并不仅仅是因为码头作业大多是定点,更多的是因为在栈桥的建设过程中,不论是前场的下钢筋、钢结构,还是后场的材料装卸、转运,都需要电动锤、切割机、电焊机配合起重机共同作业,所以现场到处都有配电柜,电力供应充足,这里本身就有很好的用电环境。”
因此,兰孝宗在了解到三一STC500C5-8插电起重机后,果断将其纳入麾下。
从进场至今,近四个月的时间里,这台设备用电率达到了82.5%,用电量约4571kw/h,直接为厦门盛宁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节省了约16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兰孝宗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本燃油起重机差不多一个月就要用3箱油,一箱油差不多2000元,四个月12箱油就是2.4万。而现在过去4个月了,这台车才用了不到4箱油,约8000元,油费直接就省了1.6万。”
“近两年,行业处于调整期,回款率相比以往要差很多。包月的活,包括油费、尿素、工资、设备在内的各项开支都需要吊装公司提前垫付,经营压力是相当大的,有时候流动资金也比较紧张。用电作业把油费、设备保养费都省下来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经营压力,这点也非常重要。”
目前,太阳海缆码头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STC500C5-8插电起重机即将全身而退。
兰孝宗说:“不是亲身体验,很难这么真切地体会到新能源产品带来的益处。现在大趋势都在提倡能源改革,是有它的道理的。未来,我们公司在选择设备时,只要条件允许,肯定会优先新能源设备。”
近日,新华社发布了一篇题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上海: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报道,其中对上海先进制造业代表性企业。
数据显示,全球正在使用的叉车超过2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占据700万台。令人关注的是,这些设备中实现无人化操作的不足2%。
5月20日,三一集团与永卓物流百台新能源重卡交付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双方在绿色物流与新能源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