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制造业数字化仿真 分类》国家标准(编号:GB/T 23024-2024)正式发布,并将于2024年12月01日起开始实施。三一作为唯一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深度参与了该项标准的研制工作。
《制造业数字化仿真 分类》国家标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和科技司的支持与指导下,历时3年研制,是国内首个用于规范制造业数字化仿真类型划分的国家标准。三一数字孪生研究院代表公司参与本项标准制定,围绕工程机械制造领域正在使用和最新涌现的各类数字化仿真技术,从仿真应用、仿真系统、仿真方法三个彼此关联、互相正交的维度提供了关键的行业视角和技术支持。
在装备制造领域,数字仿真技术已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大大加速了产品创新的步伐,降低了产品创新的成本与风险。通过在数字空间完整的模拟产品在各种客户使用场景下的功能/性能表现,实现产品多方案快速权衡、系统/零部件快速匹配与选型、整机/系统/零部件性能快速验证与优化,充分释放工程师创新活力,大幅降低试错成本。从某个角度讲,谁掌握了仿真,谁就取得了创新优势。
三一数字孪生研究院致力于攻关集团关键共性仿真技术,推动集团仿真能力行业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围绕提升产品性能(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平顺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降低研发成本(材料成本、零部件采购成本、物理验证成本等)、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开展数字仿真技术攻关与赋能,为三一产品研发突破与创新注入新动能。
在三一全球工程机械产品的交付过程中,数字仿真技术的应用及其相关标准的制定为研发自主创新托底。依托仿真,产品机理变为“白盒”,传统设计突破创新的边界,设计冗余不复存在,高性价比的零部件可匹配出极佳的整机性能,周期、成本、质量、性能得到完美适配,为全球用户打开更大的价值空间。这是三一以技术创新突破市场同质化茧房,完成工程机械产品新一轮“价值进化”,实现用户共赢的“密码”。
3月30日至31日,2025年三一科技节如期而至。本届科技节以行稳致远,质赢全球为主题,设置研发成果展、研发主题报告、分组研讨与成果汇报。
近日,三一叉车服务工程师技能等级培训及认证(第一期)在三一机器人公司成功举办。此次培训以夯实专业能力,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
在三一服务体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凡而伟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客户至上的理念,冉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地时间3月28日中午,缅甸曼德勒地区突发特大强震,瞬间地动山摇,大量建筑轰然倒塌,道路被废墟掩埋,许多民众被埋废墟之下,生死未卜。
阳春三月,爱心涌动。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三一集团党委办、三一公益联动全国多地党支部和志愿者团队发起雷锋月品牌公益活动。
风电出海订单火热,在此背景下,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又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出口新机遇?3月23-24日,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