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CICEE-
以技术为基,链动全球产业生态
高端人物专访
杜德起重总经理杨继
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规模优势,持续引领行业技术革新。5月15-5月18日,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CICEE)即将开幕,展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展览面积30万㎡,预计参展企业1800家,同期将举办超30场国际论坛、超100场企业间商务峰会,搭建起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全球合作平台,CICEE已成为中外技术交融与市场开拓的核心枢纽。
在此背景下,杜德起重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为核心战略,将携多款突破性产品亮相展会。本期高端访谈,我们对话杜德起重总经理杨继,聚焦其参展逻辑、技术布局与未来规划,在产业变革浪潮中如何抢占先机,探寻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进阶路径。
参展逻辑:融入全球产业链,激活区域协同势能
“CICEE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的加速器。”杨继直言。该展会三届吸引超1500家全球企业,国际品牌占比达12%,覆盖60国采购商,已成中外产业双向开放核心平台,能直接接触全球头部企业和采购商借此机会展示其最新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
他特别强调,长沙不仅是三一、中联等巨头的总部基地,更构建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装配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参展,我们能够深度融入湖南及中部地区的产业生态,快速获取技术合作与供应链资源。”
技术布局:轻量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
当谈及参展产品及技术,杨继特别提到,本次杜德展品中包括一款240折臂吊,通过加装抓砖夹具、液压抓斗、旋转夹具三种模块化装置,实现“一机三用”——钢材吊装、散料搬运、大件抓取场景全覆盖,设备复用率大大提升。“单台机械覆盖钢材、散料、大件三大场景不仅降低客户设备投资成本,更通过遥控操作实现高危场景‘无人化’,这是安全与效率的双重革命。”杨继强调
紧扣展会“绿色化、电动化、智能化”主题,杜德此次参展展品就有一台智能化、轻量化的代表,全车遥控操作支腿、上车、配重和飞臂,加装的状态监测传感器,可实施显示起重机作业状态数据,可实现倾翻、超载等安全预警限制,还可实现可调节幅度的限长与限高作业,安全性更高,集成控制,智能化程度更高。
轻量化方面,这两台车是应用最新轻量化结构设计技术开发的折臂随车吊和折臂汽车起重机,在保持长工作半径的同时降低自重。“轻量化技术不仅减少钢材消耗,更直接降低设备能耗,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电动化方面,杨继透露,杜德已开发多套电控系统与动力匹配方案,并在随车吊电动控制系统、电动液压缸等领域申请,推动产品从“设备销售”向“能效解决方案”转型。
生态拓展:技术跨界与需求定制化
如今,杜德将起重技术迁移至高铁、隧道等领域,杨继表示:“依托随车起重机和专用车、液压系统领域积累的技术基础,针对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我们先后开发了高铁接触网检修三平台、隧道施工装备、绿色港航岸电输送与提升装备、高铁风速仪测试装备、光热发电场用高扬程悬臂起重装备等等。”
杜德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产品开发阶段会进行市场调研与典型用户沟通,例如,针对台州用户提出的大臂负角度需求,杜德通过共创式研发将其转化为标配功能,市场反响热烈。“客户参与设计闭环,不仅提升产品适配性,更增强用户粘性。”杨继表示。此外,针对俄罗斯、中东等差异化市场,杜德快速迭代出轻量化系列、直臂力限控制系统等产品,推动出口业务翻倍增长。
结语:
2025CICEE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试验场。杜德起重通过轻量化设计、智能化升级,展现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型决心。正如杨继所言:“未来竞争的核心,在于能否以技术为纽带,将用户需求、产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在这场全球产业变革中,杜德正以创新为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4月10日,为积极响应并切实落实公司关于高质量项目管理与绿色工程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分公司全体员工对项目临建标准化工作的认知水平与。
2025年中交西筑服务万里行主题巡检活动正在浙江、四川两地同步展开,巡检活动旨在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售后服务,践行以客户为中。
2025年3月14日下午14点,随着第一辆装满特种机制砂的运输车缓缓驶出装车道,标志着金隅冀东泾阳新材料有限公司特种机制砂生产线正式建成投。
在东亚某公寓的建筑现场徐工旋挖钻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桩基作业经过长达10余月的连续奋战项目的最高层桩基础施工已接近尾声该项目地处复杂地。
Project Shipment | S L Machinery SLST1300fully automatic servo wall and floor br。
在静态展示区,每一台设备都搭载着不同的属具,向用户演绎山猫的百变实力。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展场上那些有关园林绿化的属具。
近日,由方圆集团设计制作的HZS120D型搅拌站成功落户安徽省淮北市绿色装配式预制件工程,为淮北乃至周边地区的绿色建筑工程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