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玉柴参与研制的300kW氢内燃机发电机组在湖北云梦投入运营。这既是国内首台实现商业运营的氢内燃机发电机组,也是中国实际运营功率最大的氢内燃动力,标志着中国氢能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破解工业副产氢“排放浪费”与“利用成本高”的双重难题提供了独创技术和解决方案。
该氢内燃机发电机组由玉柴、华中科技大学和氢成绿动联合研发。其搭载的玉柴YCK15H氢内燃机,基于玉柴成熟的柔性燃料平台开发,采用超稀薄燃烧、废气涡轮增压、进气道多点喷射等先进技术,热效率达到44%,这一指标在大功率氢内燃机领域尚属首次。此外,更具革新意义的要属它对工业副产氢的“就地消纳”能力。工业副产氢主要来自焦炉煤气、炼厂气、氯碱化工尾气等工业尾气,作为氢能重要来源,却因存储运输技术瓶颈常年被大量浪费。数据显示,仅丙烷脱氢、氯碱等行业,每年就有超300亿立方米副产氢直接排放,相当于“放跑”了巨量清洁能源。
据悉,工业废氢需经昂贵提纯才能用于发电,而该机组通过独创技术,可直接利用未经深度提纯的工业副产氢发电。这一突破不仅省去40%的提纯成本,还避免了废氢被白白燃烧的损耗,发电效率稳定在42%以上。
在湖北云梦某化工园区的实际应用中,该机组已展现出显著效益:年消纳50万标方废氢,转化为80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如此巨大的电量可满足7000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同时支撑20万平方米建筑的供暖。以单台300kW机组年运行6000小时算,它每年可消纳140万标方氢气,减排二氧化碳1362吨,相当于7.4万棵成年树木的年固碳量。
氢内燃机发电机组的成功应用,不仅将工业副产氢“变废为能”,更通过“就近消纳—清洁发电—减排固碳”的闭环模式,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推广,每年超300亿立方米的工业副产氢将有望从“排放负担”转化为“能源宝藏”。
近日,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行业首创、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牵张成套设备,在湖南株洲横店村~枫林(官庄)110kV线路工程中实现首次应用,这标。
狭窄乡镇道路通行困难、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噪音扰民限制施工时间、复杂路况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燃油搅拌车面临诸多挑战,中联重科全新推出。
近日,在济南黄河大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多台中联重科泵车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设备涵盖70米、63米。
8月26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率队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考察访问,并出席由宽城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
8月27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一行到中联智慧产业城考察交流,湖南省副省长王俊寿等陪同考察。
8月27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率队赴北京中国华能总部访问华能煤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能总工程师,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银龙举行座谈。
8月25日,《证券时报》头版刊发《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文章,以中联重科打造的行业首个绿色智慧工地为典型案例,展。
近日,作为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出海的明星产品,50吨级挖掘机ZE500G以卓越性能征服西班牙客户,成功实现交付。
2025年8月18日,中联重科与韩国大宇建设(Daewoo E&C)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深化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合作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