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跨国巨头降价 一拖赢得高端突围关键一战

导读:一拖洛阳,中国一拖的利剑尚未完全出鞘,跨国巨头们就隐约的感到了压力。这压力源于一拖动力换挡技术的突破。在过去二十年间,这一技术一直掌握在跨国...

技术的进步需要人才的支撑,幸运的是,一拖有着让国内同行艳羡、让跨国巨头忌惮的农机技术人才。在洛阳市,一拖厂区的旁边,现在还矗立着一栋名为“友谊宾馆”的建筑。计划经济时代,一大批苏联老专家曾经住在那里;在一拖的厂区内,有着好几栋红色砖头赫然在外,历久弥新的大楼,那批苏联专家就曾在那里为一拖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农业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当时,意大利菲亚特的图纸“一卡车、一卡车的进入了洛阳拖拉机研究所”。“这些图纸都已经被翻译、不少零部件都已经试制了,这对我们非常重要。”后来,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加入了一拖的大家庭,一拖的人才库更加充实了。

如今,有了上述这些积累,可以说,在技术领域,一拖始终是中国农机行业的“领头羊”。赵剡水知道,多年积累的技术团队,是一拖最大的财富,也是一拖追赶跨国巨头脚步的最大保障。他需要做的就是,构建一套好的研发制度,让这些人才尽情发光发热。

对于一拖来说,经过数十年的持续消化吸收和创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整机产品技术为平台,以“东方红”柴油机、变速箱、车桥、覆盖件等关键要素为链条的大轮拖“黄金产业链”。赵剡水思索的是,一拖既然有这么好的技术和制造平台,能否和国外不同的企业联合研发以及并购,然后通过自己的集成来实现大的突破呢?

于是,尚在2007年,中国一拖就开始着手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寻求与欧美等国先进研发机构的技术合作,实施推进“PST(动力换挡)项目”。

一拖找到了奥地利一家著名的技术公司联合开发动力换挡技术,研发模式采取了“以我为主,联合开发”的新模式。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一拖出钱,双方分工合作,知识产权归一拖所有。值得一提的是,一拖都会派驻大量的本土人才前往对方的实验室一起设计和研发。

当然,知识产权是一拖想要的,但如果只是知识产权,一拖委托外国研究院去做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将一大批技术人员送往海外与对方人员一起工作。赵剡水明白,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来。“项目立项后,签合同时,我们就明确要求研发小组必须是混合编队,一拖的人要占到一定的比例。不仅如此,还必须保障一拖的人在国外实验室和他们一起工作的时间。”

“我们的人天天泡在他们的实验室里,看他们是如何设计、调整和修改。国外的研发注重流程和制度,我们的人跟几轮也就跟上了。这些都是花了很多钱的。”赵剡水如是说道。

近几年来,一拖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冠绝国内农机行业。

2010年10月,就在一拖在实验室突破了技术瓶颈后不久,中国一拖得到了一个消息:位于法国的MCC公司目前处于“破产保护”阶段,准备拍卖。

赵剡水对此非常关注,他知道,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最终商品化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而此时此刻,一个缩短商品化时间的机会正摆在他的面前。

但此时,另一家国内农机企业与MCC就并购一事已经接洽了两年之久。这家企业看起来也是势在必得。但最终,在艰苦的谈判后,一拖成功完成了收购。

这是中国农机海外并购的第一案例。后来一拖在内部做了一个“回头看”:“如果我们自己做,要多花3-5亿元、3-5年时间。按照我们集成创新的模式,如果当年不并购,现在多半还会去找它,如果它被竞争对手并购了,我们还要找另一家。”赵剡水表示。

虽然收购MCC前,通过联合研发的模式,一拖已经掌握了动力换挡传动系的制造和工艺技术。可是,要想把新收购的法国公司技术转化成最终商品,一拖还有两个关键的技术没有掌握:法国公司传动系产品的TCU技术以及柴油机的电控技术(ECU)。于是,一鼓作气,一拖又突破了TCU技术。一拖在动力换挡拖拉机方面,形成了可以覆盖90到300马力的三个产品平台。

就此,摆在动力换挡技术面前的障碍已经全部被扫清。随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换挡拖拉机的如期量产,一拖干脆利落的赢得了高端农机技术突围的关键一战!

创新,不止于技术

赵剡水最近在读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谢德荪的《源创新》一书。书中指出,基于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是“流创新”;基于创造新价值、开拓新市场、构建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是“源创新”。而后者有时候要比前者重要的多。

作为一个掌舵者,带领一拖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同时,赵剡水从未停止对“源创新”的思索。在他的脑海中时时闪现着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农民西装革履的夹着公文包来到城里,找到一拖,告诉一拖自己有多少地,过去几年种了什么作物,收成如何。一拖的农业专家先是看了看国际期货市场的情况,然后对农民说,根据你的情况,明年你应该种玉米。接下来,在农民准备为此购买农机具的时候,一拖的专家早已为其备好了各类综合解决方案的套餐。农民选择一款后,满意的回家了。之后,一拖迅速组织人员为农民装机、调试,送货上门。

没错,就像很多优秀企业那样,一拖也在计划从销售单一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转型。除此之外,为了能更好的服务用户,它还想在整条产业链的关系上有所创新。

做过企业的人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末端生产企业迫于市场压力要求降价,沿着单向的产业链,配件的采购价格也因此一层层被压低,当到达最上端企业时,采购价格甚至有可能低于它的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于是,最上端企业或者偷工减料、降低产品性能,进而导致末端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或者干脆一走了之,最终损害的还是终端用户的利益。

赵剡水思索的是:“传统的价值链都是单向的,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会不稳定。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将一条条单向的价值链打造成立体的、能蓄势蓄水的蜂窝状,大家互为客户,一刀斩不断,哪怕有大的意外也不会击垮企业。”据介绍,一拖已经开始尝试为自己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提供金融和营销方面的支持等。

“做企业就如同驴拉磨,一圈又一圈,容不得急躁和乱跳。”赵剡水说,“一拖的当务之急还是技术、产品和工艺的持续升级,当然也会力争在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争取早日能够和跨国巨头们在一个擂台上一争高下。”

标签: 一拖洛阳
本文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3/201311/2013110808520870.shtml
新闻投稿: news@lmjx.net
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微信公众平台
了解工程机械每日动态
微信公众账号:lmjxwx
更多

看更多话题>>《每周话题》栏目 —— 最新鲜的话题 做专业的评论,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热点新闻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热点新闻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 2017年即将匆匆走过,工程机械行业发生的哪些新闻事件值得我们一起关注呢?让我们一起梳理下。阅读更多>>

聚焦2017长沙配博会精彩看点
第142期:聚焦2017长沙配博会精彩看点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关2017长沙配博会的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成为了工程机械行业本周最有热度的话题。中国路面机械网记者亲赴现场报道了展会盛况。 据本网前方记者报道,展会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机企业及300多家国内外配套件企业盛装亮相,更有100余家国际采购商现场采购。阅读更多>>

2018中国挖掘机市场“徐州论剑”
第141期:2018中国挖掘机市场“徐州论剑”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国挖掘机械行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江苏徐州隆重召开。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制造商、代理商、配套厂商等企业高层领导相聚彭城,直面发展难题,共同探求中国挖掘机械产业健康发展之路。阅读更多>>

更多
复制链接 加入收藏
图片资讯
首届韶关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7日隆重开幕 首届韶关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7日隆重开幕
辽宁省政协领导一行调研山推抚起公司 辽宁省政协领导一行调研山推抚起公司
完善技术培训柳工中东培训中心成立运行 完善技术培训柳工中东培训中心成立运行
福建省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将在晋江安海崛起 福建省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将在晋江安海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