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合资控企业 旧货冲市场 挖掘机产业被外资蚕食

//www.lmjx.net 2007-7-6 9:07:28 中国路面机械网 

        外资通过合资基本控制了国内主要生产商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通过测绘仿制和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和移植,我国液压挖掘机产品的性能指标全面提高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国内液压挖掘机供需矛盾日益扩大,国外各著名挖掘机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前来创办合资、独资挖掘机生产企业。当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也掀起了一股合资浪潮,国内主要挖掘机生产企业频频与外资进行合资,并失去了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使外资通过合资基本占领国内市场,民族品牌基本消失。

  从1994年开始,外资知名挖掘机制造企业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到1997年,中外合资企业已达到九家。主要合资企业有:日本神户制钢所与成都工程集团公司合资成立成都神钢建机公司(中外双方的股份比例为49∶51)、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与徐工合资成立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中外双方的股份比例为40∶60)、日本小松制作所和山推公司合资成立的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韩国现代与常林股份合资成立了常州现代、日本日立建机与合肥矿山机械厂组建了合肥日立等。

  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意图有三个:一是利用中国低廉的生产要素和优惠的政策条件,降低成本,追求高额利润;二是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占领、控制国际市场;三是培育中国市场,最终占领、控制中国市场。这从卡特彼勒在华合资有两个原则中可以明白地表达出来,这两个原则是:第一,必须控股;第二,必须掌握销售权。在接下来的合作中,他们往往不允许控股企业有独立的技术能力。

  挖掘机合资公司初期基本上是进口散件组装生产,外资方主要从零部件赚一笔大钱,中方基本上是从银行贷款陪着外资往里投钱,年产量几百台,企业远没有盈利。

  在合资公司亏损几年后,外资方要求追加第二期投资,但这个时候中方公司已经没钱再投,无奈之下卖掉了部分股份,基本丧失了在这家合资企业的发言权。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双方的合资协议中往往规定,合资企业成立之后中方公司不得生产挖掘机,这导致在挖掘机市场崛起之时,中方公司只能眼看着国内“后起之秀”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合资公司赢利之后,中方公司表示要增持这合资公司的股份,但外资公司当然不会同意。外资企业不仅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而且还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他们挖走了这个行业原本就不多的优秀人才。这样外资方凭借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蚕食国内挖机企业。

  例如,卡特彼勒在1995年与徐工合资成立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一开始业务不佳陷入亏损,外资方要求追加第二期投资,但当时的徐工集团无力增资,卡特彼勒单方面增资获得85%股权后,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开始盈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讨论区
查看
现在有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最新资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