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专家教授解读“三一重工世界最长智能臂架”

//www.lmjx.net 2007-9-26 9:41:41 中国路面机械网 
       9月20日,三一重工研发大楼学术报告厅高朋满座,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的领导、专家和院士,回答了众多媒体的提问,以业内资深专家的眼光,解读多重华丽面纱下的“世界最长智能臂架”。
  对三一66米泵车的成功研制,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石来德教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石来德:三一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实现了集成创新,在臂架的强度、稳定性、耐磨材料等控制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电力机车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经历了我国电力机车事业从零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艰难历程,对三一在世界最长臂架泵车方面的创新有着很深的感慨。
  刘友梅: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员,目睹66米泵车的演示过程我十分激动。66米并不是一个简单数字,而是包含着众多创新的意义。包括结构的创新、材料的创新以及工艺、控制技术的创新等等,没有积累和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三一。我为三一取得的成绩骄傲,相信它一定能在摸爬滚打中不断前进,逐步占领国际市场,攀向世界高峰。
  由于中国工业革命的缺课,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一直在步别人的后尘。三一66米长臂泵车的研制成功实际上是对业界和自身极限的挑战。对三一这种敢于挑战敢于突破的精神,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守拙称赞有加。
  姚守拙:三一“敢为人先”的做法对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技术领先有着很好示范效应。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实现自主创新,企业才能从产品加工的末端走向国际产业链的前端,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走在世界的前列。从技术上来看,只有敢于突破,自主创新,才能解决长臂架需要解决的材料、焊接、控制、传感等方面的难题,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曾长期在科研第一线从事计算机系统研制工作的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士周兴铭,对三一66米泵车的大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有着独到的理解。
  周兴铭:66米泵车在大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方面的突破,在于装备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这台泵车的支腿、臂架、传送和控制系统都渗透着信息技术。“世界工厂”并非企业的最终目标,只有自主创新,以信息化来提升工业化,才能做出一流产品,这也是装备制造发展的一个方向。 
讨论区
查看
现在有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最新资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