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目标,产品涉及大中小各类挖掘机,重续挖掘机血脉,徐州徐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挂牌在即徐工缘何“重续”血脉?要回答这一问题,就不得不提卡特彼勒这一工程机械领域的跨国大鳄。如果说徐工与卡特彼勒1995年的合资尚属身不由己,那么,在2004年的改制中,徐工将其第二轮淘汰,毅然选择与私募股权基金合作则可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了。
关于前者,同床异梦的联姻结局日渐明朗。虽然不得不分手的结局对徐工来说有些许无奈,但对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已然有了前车之鉴,卡特彼勒的中国战略已如司马昭之心。
至于后者,徐工与凯雷的故事还在继续。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凯雷还能否顺风顺水进驻徐工?徐工方面是否会另辟蹊径选择整体上市?
6月6日,搜狐2008“中国制造全国行”巡访走进徐工。面对业内种种猜测,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首次正面回应:与凯雷合资问题,北京方面马上会有消息,与之同时,徐工多种改制方案也在酝酿中。
年内与卡特彼勒分手
回首与卡特彼勒十余载的“爱情”长跑,徐工落寞之余尽显疲态。
1995年,徐工与卡特彼勒合资成立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生产液压挖掘机,公司总投资8200万美元,中外双方的股份比例为40∶60。合作之初,公司连亏三年。
1997年,卡特彼勒要求追加二期投资,此时徐工已经没钱再投。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徐工无奈之下卖掉了40%股权中的一半以上,剩下了15.6%的股份,基本丧失了在合资企业中的发言权。
此次,面对13家中央媒体团的集体采访,王民首次透露部分合作细节:“第一,他们不愿意跟你深入合作;第二,不会提供技术;第三,如果合作的话,他们又担心他的技术有所泄露。徐工和卡特彼勒合作生产挖掘机,可以说,卡特彼勒初期还给企业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培训,后期就没有什么了,卡特彼勒还是很警惕的。”
王民坦陈,客观上讲,卡特彼勒在合作初期对徐工的管理人员进行一些管理方面的培训,对提升徐工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两者合作对徐州市的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徐工相关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从目前的合作结果看,显然并非徐工初衷。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市场发展部副主任冯宝珊这样评价:“通过这次合作,徐工不仅没有获得卡特彼勒的技术,基本的投资收益也没有得到。”王民同样表示:“到现在看来,这个合作没什么意思。”
王民一语中的道出了徐工在此次合作中的“痛处”,即在双方的合资协议中规定,合资企业成立之后徐工集团不得生产挖掘机,以致于断了徐工挖掘机的血脉。
现在,卡特彼勒独资的意图日渐明朗,徐工方面似乎也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双方的意向已经定了,徐工退出,卡特彼勒独资,卡特彼勒和徐工再合作搞一个或两个零部件的生产企业。”王民对此给出了时间表:估计今年就要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