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董事长在讲话中就徐工2009年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时指出,2009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徐工集团创建20周年的重要年份,更是徐工步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年份。前瞻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徐工对形势和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一是世界经济大衰退不容置疑;二是中国经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容置疑;三是中央保增长、促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落实不容置疑;四是徐工集团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创建20年来积累形成的抵御风险的实力、能力不容置疑。因此,对徐工来讲,尽管当前困难重重、形势严峻,但冬天到来绝不意味着冬眠。尤其当前已然白热化的行业竞争态势仍在加快升级,在这前有形势低迷、行业不振,后有对手步步紧追、咄咄逼人,将决定徐工未来走向和兴衰命运的极为关键的发展关口,徐工必须坚定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信心;必须上下一盘棋、全集团保持高度清醒认识和思想统一;必须以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迸发和只争朝夕、扎实踏实的工作态度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必须加大步伐、紧跑几步,继续拉大与对手的距离,保持徐工与对手的安全距离;必须死死咬住目标,全力加快创新升级,全力加快变革转型,排除一切干扰,战胜一切困难,凝心聚力,抖擞精神,立志发展。
2009年徐工集团经营总的指导思想是:咬定目标,坚定信心,苦练内功,深入市场,落实责任,优化资源,创新进取,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取得新的、重大的突破,继续保持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完成全年500亿的发展目标,第一位的是牢固树立市场是公司生命之本的经营理念,深入市场,开发用户,创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快速反应,一着不让地扩大市场占有率;要以效率、效益为中心,抓好公司整体资源平台建设,完善集团管控职能和功能建设;以重大研发和技改项目为依托,深入推进满足高水平、专业化、多样化需求的差异化战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突出高技术、高可靠性、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适用性、多功能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拓展产品新领域和丰富现有产品线;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完善以经销商为主体的营销网络,整合、利用好各种出口渠道和出口资源,占据国外市场需求份额;创新管理,高度关注运营质量,大力降本增效,提高效率和效益。
危机──即危险当中孕育的机遇。这个机遇在哪里?最大机遇在于国内市场巨大发展空间和中央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在于工程机械行业的产业优势和徐工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徐工现在已是400亿规模了,每往上再增长一个百分点,都要付出以往数十倍的艰辛努力,但徐工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动摇,坚持今年500亿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2015年实现1000亿、跻身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五强的战略目标不动摇。今年500亿是一场硬仗,也是一个硬指标,只要集团上下高度统一思想,全面创新我们的各项工作,敢于追求,敢于担当,一着不让,万众一心,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王民董事长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09年的工作措施:一是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全面开拓市场和创新管理;二是切实推进变革转型,推动集团整体发展平台建设;三是构建全新自主创新体系,开辟未来广阔的成长空间;四是创新、调整产品、产业战略, 构架千亿元发展大框架;五是加快全球化、国际化经营布局,深度耕耘海外市场。
王民董事长最后强调,危机在深刻改变着世界,也在深刻改变着工程机械行业、每一个企业和我们每一个人。要么前进,要么躺下;要么伟大,要么平庸。但我坚信,无论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和坎坷曲折,永远压不倒伟大的徐工集团。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秉承“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理念,只要我们有钢铁般的意志,有钢铁般的措施,有钢铁般的纪律,有钢铁般的团结,有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丰富的经验智慧,咬定目标,苦练内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化危机为机遇,在危机中成长壮大,在危机中历炼成钢,在危机中奋勇跨上新的台阶。
会上,王民董事长分别与各单位主要领导签订了2009年度资产经营责任状。公司领导向获得先进集体、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八小”活动优胜组织奖单位、最佳员工、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代表颁发了奖牌、奖状、奖杯和证书。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徐工重型、徐工科技、徐工进出口、徐工筑路、徐工汽车、徐工挖机、徐工重庆、徐工研究院项目组主要负责人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