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在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同时,要谨防基础零部件拖后腿。
龙国健告诉记者,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瓶颈之一就是基础零部件的可靠性不够高,像压件、轴承、控制原件等。基础零部件的生产研发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短板”,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上,让很多大型企业也“头疼”不已。
“中联重科也面临着需要进口零部件的问题。在一些零部件资源非常紧缺的时候,国外的企业要重点保护像卡特彼勒这样的大用户,所以就会舍弃我们,这的确制约着我们的发展。”龙国健表示。
据了解,国外供应商企业在基础零部件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对我国采取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至少有近70%的行业利润要被进口零部件吃掉。“我们要加快装备制造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也是从装备制造业的安全角度考虑。”龙国健表示。
在全国两会前,国家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方案。规划中提出发展关键配件、基础部件自主研发和生产,在以前对装备整机鼓励和支持的基础上,对基础零部件的重视程度明显有所加强,相关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会进一步惠及到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厂商。
“近几年来,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出口额已经超过了进口额。但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并不平衡,表现在一些高端的技术不足。所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核心是技术的提升。”龙国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