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无所有到挤入全国三甲之列,再到国内首台千吨级起重机的下线,行业格局首次被打破。犹如横空杀出的一匹黑马,三一起重机让原本产业高度集中却缺乏活力的行业掀起轩然大波。是什么让梦想照进现实,必然追溯至三一与生俱来的血统。这种探索者的姿态,让业内企业重新审视市场,大量投入研发与服务。整个行业也在更加激烈却趋向良性的竞争中向前发展。
千吨起重机 三一力量
“伸缩臂长达100米,可以将100吨的重物提升到80米的高度,打破了国外500吨级以上超大吨位起重机的垄断地位。” 2010年3月3日,中国首台千吨起重机在三一宁乡产业园下线。流线型的车身,直径近两米的起重机吊臂在聚光灯下气派、稳重。
三天后,起重机事业部启动全国联展。当千吨起重机下线的镜头在屏幕上回放时,现场客户齐刷刷地起立鼓掌。行业专家不敢相信:“这是第一台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千吨级起重机。” 当天,全国各地现场签单共600多台。
如同72米臂架泵车奠定三一在混凝土泵送技术上的领跑者地位,国内首台千吨级起重机证明了三一具备超大吨位起重机的研发能力,开始追赶世界一流水准。在市场打拼多年的起重机公司营销总经理朱丹感慨不已:“这就是技术所带来的品牌力量。”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的利勃海尔生产了千吨起重机。
从25吨到1000吨,三一起重机如发动引擎的航船,将开启新的航程。
谋生存 从零开始
2003年,经过9年的发展,三一在混凝土机械行业已站稳脚跟,吊装设备领域却还是一片空白。那个时候,中国起重机市场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一边是看得见的市场机遇,一边是三一打造重工王国的梦想。在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下,三一将触角延伸至起重机领域。
与三一在混凝土机械领域的首吃螃蟹不同,彼时,徐重、中联、北起、长江几大老牌起重机企业已对中国起重机市场形成垄断之势,市场占有率高达80%,产业高度集中,三一却几近一无所有。
在上海一个租来的小厂房内,三一开始了起重机最初的研发试制,批量生产却迫于资金压力放在了长沙。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大部分机器的零部件尤其是关键部件只能通过外协采购,基本上属于组装生产。
据当年入司的研发工程师说,三一选用最好的配件,但因为技术的不成熟,高配置却没有带来高性能,反而带来产品价格的虚高,一台QY25的起重机成本竟高达80几万元,甚至一台QY100的臂架就近百万。除此之外,外协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也是一个硬伤。有一次在怀化,由于外协伸缩滑轮出现故障,还造成了起重机吊重过程中重物砸落的事故。
要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只有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意外让三一下定决心。
2004年,起重机在上海的研发团队搬回长沙,结束了研发与制造脱节的局面。同时,大规模的外协改自制工程铺开。从第一个转塔到第一台吊臂,从液压系统到控制系统的核心——力矩限制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换来各大核心部件的试制成功。
2005年,三一实现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起重机的销售。然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麻烦又接踵而来。2006年10月,调试过程中起重机回转异响十分严重。三一将下线的起重机堵在了家里,拆开,反复检查试验,直到问题解决。半年内,没有一台问题车辆销向市场。
求发展 定位中高端
在艰难甚至痛苦的技术探索中,三一人精耕细作。
2007年,三一起重机的年销量由原来不过40台,猛增至300多台。如果说,在这之前,三一起重机是在缝隙中寻求生存,还没真正看清自己要走的路。那么 “以中、大吨位高端起重机为主,坚持走高品质道路”的思路则开启了发展之路。
舍弃占市场份额近40%的20吨位以下产品,选择25吨产品为主攻。同时,三一起重机进行了第一轮的产品整体升级,由原来的QY机型提升为C机型,而2010年即将推出二次升级的STC机型。研发过程中,三一成立专门的小组研究产品的减排降噪。
2007年4月,25C起重机批量生产。12月,50C推向市场。50吨起重机是吊装市场上利润最高的产品之一,而三一50C产品成为了市场上卖得最好的产品。2008年,三一220吨全路面起重机下线,这是国内首台五桥底盘的全路面起重机。
三一在大吨位起重机领域的技术日渐成熟。“要做就做个大的。”2008年3月3日的一次会议上,一贯敢想的梁稳根提出“开发1000吨起重机”的构想,并对这一项目许诺千万奖励。
两年的潜心钻研,2010年3月3日,千吨级起重机在三一诞生。千吨起重机是三一研发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国内吊装领域树立了一面旗帜。
技术升级换代,制造更要精益求精,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培植生长。
起重机事业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比喻,大家认为自己是“白老鼠”,由于之前规模较小,总是被拿来做实验,各种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生产方式,总是率先在这里试行。2007年,总裁唐修国在起重机推行“两会”制,每天召开装配现场会和调试现场会,及时解决问题。2008年,唐修国在起重机烧起精益制造变革的第一把火,打造三一生产模式。车间内,总经理戚建怒砸不合格起重机,三令五申“宗教般的质量文化”……
也就是在各种新观念的熏陶下,三一起重机不断进取发展。“现在全都是流水生产,连转运的叉车都很少使用了,浪费大量减少。”回想起2003年时的“摆地摊生产”,在起重机事业部工作了8年的元老级员工彭斌无限感慨。这个从起重机的第一批制造团队里成长起来的工人,如今已是一名骨干检验员。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起重机事业部遇到了一身蓝色工装的起重机总经理戚建与同样一身工装的质量总监王伟文。这似乎是起重机制造文化的一种解读。从外企引进的质量总监王伟文表示,从源头研发延伸至销售尾端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已在三一起重机事业部扎根。在质量上,他们在寻求创新与产品标准化、稳定性之间的平衡。
内生增长 剑指百亿
“一切就像梦一样。”有员工这样感慨。
宁乡郊外的一隅,十万平米的产业园内翻新的草皮已有了点点新绿,一排摆放整齐的钢铁机器气派而惹眼,数字化车间内工人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喧闹,匆忙的脚步声中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沉静的力量。
2007年起重机事业部销售2.3个亿,当年规划“2010年实现销售23个亿”的目标,让很多人觉得不可能。然而,数据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2008年超过7亿,2009年超过10亿,起重机成为三一集团增长最快的事业部。随后,起重机从长沙产业园不足2万平米的12号厂房搬迁至宁乡产业园,提出了2010年实现销售35亿的目标,2012年剑指100亿。尽管这样的目标让人咋舌,但大家已不再去怀疑,只是顶着压力,坚信并坚定着。有人说,起重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
起重机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林认为,这得益于以技术为矛。三一起重机一开始就继承了三一重工的重基因,以内生增长为发展模式。从25吨到一千吨,从液压、控制系统到各项专利的申请 ,起重机依靠技术,从最初的落后一路追赶至行业的前列。
在中国实业领域,绝大多数企业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习惯进口昂贵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支付不断上涨的专利费,依靠低廉的劳力、土地和不断地压缩成本,来让便宜的“MADE IN CHINA”行销全球;习惯用广阔的本地市场甚至宝贵的股权来换取也许很快过时的技术。三一却打破对技术的恐惧,用新思维设置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三一起重机用技术和品质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用朱丹的话说,2007年之前,最边缘的个体户、经销商都不待见三一,而如今三一与徐工、中联名列全国三甲,连徐工的铁杆客户也开始青睐三一。在产品性能相当的情况下,三一的服务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国内吊装行业的几家独大,使得市场高度集中,企业的服务意识相对薄弱。三一的服务理念却是与生俱来。业内人士称,三一起重机的崛起,让业内企业重新审视市场,大量投入研发与服务。有企业也将千吨起重机的研发排上日程。整个行业在更加激烈却趋向良性的竞争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