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詹纯新:中联的自主创“新”路

//www.lmjx.net 2010-5-26 18:57:03 中国路面机械网 

     18年后,詹纯新把自己名字中的“新”字铸成了立体的。


     当下最热的政经主题是什么?“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恐是毫无争议的一例。

 
     而这其中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另外一个就是对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改造。


     詹纯新领导下的中联重科走的正是后面一条路,作为董事长的他认为,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全球视野,其最终目的在于,支撑起国家创新体系,为国家创新战略占领更多的制高点。


     有钱可赚的生存命题固然显著,但自主创新意愿更为强烈,中联试图将自身发展的与自主创新的国家命题合二为一。生产建筑“臂膀”——工程机械的中联重科,正在参与搭建起中国自主创新的“臂膀”。


创新呼喊


    18年,中联的“自主创新”路从何而起?


     其实“创新”伴随了中联的整个成长,但期间并不乏创新与现实的心理纠结,在利润现实与创新梦想之间,詹纯新的创新呼喊让企业走成了如今的持续发展之路。

 
     在中联成立的第二年,中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输送泵就在中联诞生。


     但是产业化并不顺利,产品参照欧洲技术,只适应常温作业、只能“吃细粮”,施工中问题不断,“水土不服”的情况层出不穷,中联重科的技术人员像救火队员一样,穿梭于全国各地。一边是供不应求,产品利润丰厚;一边是技术硬伤,质量亮起红灯。


     两难之间,詹纯新果断抉择:“停产!停售!静下心来搞第二代!”1994年,也就是中联成立的第三年,适应国情的第二代混凝土输送泵下线,并迅速占领市场


    16年后,由中联重科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在武汉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中联重科D5200-240塔机的开发,是中国工程施工装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工程用超大吨位塔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彻底被改写,中联自主创新再出硕果。


     18年首尾的创新事件源于企业发展的创新基因,贯穿18年的是,中联重科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制订、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在全国建机行业的技术覆盖率达75%以上。参与并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成为国内产品型谱最完备的混凝土设备制造商。


“国家公司”的“国家命题”


     国内第一。这是一个让人沉醉的成绩。


     而詹纯新说:“国内第一”早已显得苍白无力,自主创新的全球视野,决定了我们企业的使命不是对国际标准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决定了我们的使命不是在中国争地位,而是为中国争地位!”


     就在两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中联重科向胡锦涛总书记作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主题发言,汇报了中联重科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情况。在发言过程中,胡总书记连续三问仔细询问了公司的有关情况,并高度评价中联重科的自主创新思路和取得的成绩,并勉励企业:“(企业)要发展壮大,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产品,有了好的产品,才能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有发展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不断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关键技术是模仿不来、买不来的。”詹纯新说,“与其追求‘洋’模‘洋’样来吸引眼球,不如沉下心来搞好自主创新。”为此,中联重科设立了总部研究院和事业部研究所,开始系统研究工程机械的基础原理、源头机理、共性和特性技术。詹纯新预言:“中国必将产生一批世界级企业,形成一批代表国家利益、具备全球行业掌控能力的‘国家公司’”


     从这个意义上讲,“袁宝华最高管理奖”可能只是个开始。


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

    
讨论区
查看
查看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更多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